廣鋼新城教育配套滯後:規劃中的新校至今無一建好

人大代表視察廣鋼新城教育配套,4所新校力爭明年9月開學

“這麼好的新城,爲什麼配套這麼滯後?希望不再變成新的同德圍了再去‘解圍’。”

———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預算工委主任沈奎

廣鋼新城

8月2日,廣州市人大教科文衛專業小組代表集中視察廣鋼新城配套學校建設進度,發現廣鋼新城2013年規劃了32個學校,至2017年底已有第一批業主入住,但規劃新建的學校還沒有一個建好。目前在建學校中有4所已基本完工,力爭明年9月開學。

規劃32所學校

在建或已獲許可證或已徵地的僅11所

廣州市教育局荔灣區政府介紹了廣鋼新城教育配套的規劃與現狀。根據2013年6月廣州市國規委公佈的《廣鋼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廣鋼新城規劃總用地面積6.46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1024萬平方米,居住人ロ19萬人。廣鋼新城整片區開發由市土地開發中心主導,其中規劃設有配套學校(幼兒園)32所,含普通高中3所、初中5所、小學9所、幼兒園15所,其中4所爲現有保留學校。

實際上,除了保留的學校,整個廣鋼新城目前已竣工、已在建、已取得建設工程許可證或已徵地將建的學校僅有11所,其中含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學4所、幼兒園4所。其餘17所學校將在今後城中村改造中才能一併建設,估計建設週期較長。

學位缺口較大

義務教育階段就學壓力倍增

根據目前已交樓及近年將要交樓的商品房計算,廣鋼新城目前配套的學位缺口較大。

市教育局副巡視員陳躍紅介紹,從2017年底開始,廣鋼新城已迎來首批居民入住,未來兩年預計將會有17281戶入住,以每戶3.2人計算,約有55299人入住。按照廣鋼新城近兩年入住人口預測,應配置不少於2211個幼兒園學位,4424個小學學位,2211個初中學位,1659個高中學位。

但近兩年廣鋼新城新建學校僅能提供學位數爲1980個幼兒園學位,3240個小學學位,1500個初中學位,0個高中學位,缺口較大。加上開放生育“二胎”政策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一位難求”的招生局面,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就學壓力倍增。

荔灣區副區長安建國介紹,目前廣鋼新城有1所初中、1所小學、2所幼兒園已基本完工,正在辦理驗收和移交手續,力爭明年9月開學。

這4所學校分別爲尚雅博小區配套中學、華髮中央公園小區配套小學、中海花灣一號小區配套幼兒園、保利曼城花園小區配套幼兒園,它們分別設置30個班、36個班、20個班(含託兒所)、20個班(含託兒所)。

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周邊道路尚未開通,3所配套中學、小學、幼兒園周邊道路仍處於施工狀態,1所配套幼兒園前面道路尚未施工。二是永久用水、電、煤氣設置問題,由於廣鋼區域目前欠缺大型加壓泵站設施廣鋼鶴翔變電站也正在建設之中,導致部分教育配套設施無法安裝永久水、電,影響移交接收及學校開辦後續工作。

4所學校同時開學,怎麼保證優質師資同時進場?荔灣區教育局副調研員李潔介紹,目前師資問題的困擾主要在於教師編制的嚴控。配置教師時,一方面將從全區現有教師隊伍統籌安排有經驗的優秀老師作爲新辦學校的第一批骨幹老師,另一方面招聘新教師,對於缺人等的個別學科,將聘請臨聘教師來暫時補充。

17所學校

將在鶴洞、東塱、西塱改造中落實

安建國表示,荔灣區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力度,與市相關部門協調,儘快解決道路、永久用水、用電、燃氣等方面的問題,確保上述4所學校如期開學。

另外,針對規劃中過半的中小學、幼兒園尚未落地的問題,安建國表示,荔灣區將加快“三舊”改造步伐,優先保障教育配套設施建設,力爭在鶴洞村、東塱村、西塱村三條自然村的改造中,將廣鋼新城規劃中的剩餘17所學校、幼兒園逐一落地。

據介紹,荔灣區涉及“村改居”校舍共15所,總建築面積約7.04萬平方米。爲進一步推進“村改居”學校的產權辦理問題,荔灣已委託律師團隊對區內15所“村改居”學校的產權情況進行盡職調查,並形成“一校一案”的具體解決方案,荔灣區也希望市、區政府及相關國土、規劃等職能部門給予相關指導,爲學校辦理產權證開闢綠色通道,確保學校用地和產權完整。

走訪

“教育配套落不了地的話,

爲什麼要發預售證?”

昨日,市人大視察組走訪了華髮中央公園小區配套小學、保利曼城花園小區配套幼兒園。廣鋼新城目前有4所學校基本完工,爭取在明年9月開學,它們是其中兩所。

華髮中央公園小區配套小學坐落在廣鋼新城西部,學校已具雛形,操場已鋪好。目前教學樓主體已建成,建築主體已完工,局部場地受客觀條件制約未實施,規劃驗收工作等尚未完成。華髮開發報建部總監黃漢英介紹,目前還面臨臨水臨電的問題,預計明年5月小學才能接通永久用電。據介紹,該小區明年年底收樓

保利曼城花園小區配套幼兒園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65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水電管線安裝、消防及智能化安裝、室內裝修,並已通過消防、規劃等各專業驗收,已完成竣工備案。保利荔灣事業部工程部項目經理任龍介紹,目前小區四棟樓有1072戶業主,入住率四成左右。

該幼兒園會建成公辦園還是惠普民辦園?現場荔灣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要移交之後才確定,“這個幼兒園儘量在今年內移交,爭取在明年9月之前開學。”

昨日視察中,多名市人大代表質疑:配套學校還未建好,爲什麼房子都已賣出去了?相關部門回答,現行政策已要求必須配套同步落地才能發預售證,已開賣的樓盤是在該政策實施前就已取得預售證。

“教育配套落不了地的話,爲什麼要發預售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小勉提出,由市發改委牽頭各部門,找出“解套”的辦法,把這個問題作爲專案來解決。

採寫:南都記者 李文 實習生 耿舒禕 陳舒婷

攝影:南都記者 鍾銳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