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掀起「僞出國」風 這些旅遊必備藥品帶了沒?

即使是「僞出國」仍須備妥隨身藥品,如腸胃藥、感冒藥外傷藥膏防疫用品全都不能少。(示意圖達志影像)

礙於各國疫情發展,暑假期間不能出國,導致澎湖蘭嶼小琉球外島人滿爲患,有些人則更是搭乘郵輪跳島「僞出國」。不過,義大醫院醫科主治醫師陳昱彰指出,即使是「僞出國」仍須備妥隨身藥品,如腸胃藥、感冒藥、外傷藥膏、防疫用品全都不能少。

陳昱彰從門診觀察發現,外出旅遊時最常見的感染疾病就是腹瀉,別人開心戲水、逛夜市、吃美食,卻有人離不開旅館馬桶持續拉肚子,哪邊都去不了。到外地旅遊,最好避免生食或吃衛生差的路邊攤。再者,以飲用乾淨的瓶裝水爲主,用餐之前,應該養成洗手的清潔防護習慣

外出時建議準備腸胃藥品,除了治療便秘止瀉、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胃痛個人慣用藥,還應準備「電解質補充劑」,可以緊急補充水分、電解質,避免脫水。

此外,旅行期間如果頻繁進出室內戶外,很容易就感冒頭痛,陳昱彰建議,出遊時,應隨身攜帶綜合感冒藥品,但部分感冒藥可能含有煉製安非他命原料「假麻黃素(Pseudoephedrine)」成分,或者兒童使用止咳水含「鴉片酊(Opium Tincture)」,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民衆購買頭痛或感冒成藥時,應依個人需求向藥師詢問,選擇適合的藥品。

疫情期間,出遊時還必備口罩酒精消毒液,並攜帶OK蹦等外傷護理用品,至於慢性病患者,則要注意自身藥物是否充足,纔不會斷藥。陳昱彰表示,如果旅遊期間身體不適,服用自備藥品後還是感到不舒服,或遇到重感冒急性病發等危急狀況,就要儘速就醫了。

食品藥物管理署則提醒,民衆出遊前請檢查藥品效期,做好詳細周全的行前準備,一旦身體不適,就依照外包裝指示用藥,多喝水、多休息。再者,爲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養成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