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頭痛!董氏基金會:春節少吃肉乾、魷魚絲高鈉食物

民衆過年時常喜歡吃肉乾魷魚絲,但小心吃多會增加頭痛風險。(圖/東森新聞

記者張暐珩/臺北報導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民衆都期盼過年可以吃圍爐火鍋,年節期間也習慣蜜餞瓜子、肉乾、魷魚絲一口接一口,但董氏基金會10日表示,如果高鈉、重鹹餐點零食吃太多,致血管擴張,恐怖會引發頭痛,增加水腫、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

董氏基金會引述最新國外研究顯示,成人每天少攝取2300毫克的鈉,相當於1茶匙的鹽,就可降低約3成的頭痛機率,而我國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董氏基金會表示,原因可能是高鈉飲食易引起血壓上升,在水份攝取不足情況下,血管擴張易引起頭痛,因此降低鈉攝取和補充足夠水分的話,可維持血壓正常,也能減少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風險。

不過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發現,成年人女性每日平均攝取鈉3567毫克、男性4579毫克,皆超出建議值和上述研究中的高鈉飲食含量,尤其春節期間大餐、零食吃得多,但多屬高鈉重鹹,因此董氏呼籲民衆要注意年節飲食習慣,試着讓飲食少點鹽、糖、油的「調味」,特別是魷魚絲、肉乾、乳酪絲、蜜餞、瓜子、海苔滷味等等要忌口,另外,火鍋久煮的鈉含量也很高,都應適量少吃。

▲董氏基金會表示,圍爐火鍋也屬高鈉食品,尤其沾醬、湯底更要忌口。(圖/東森新聞)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也呼籲,民衆選購時可多看標示,選出含鈉較低的食品,甚至像年菜中常見的紅燒、滷等高鈉烹調方式,或是圍爐火鍋的餃類丸子和各式沾醬也都是高鈉一族,尤其火鍋湯儘量少喝,因爲各種食材的鈉在熬煮後都會溶於湯裡普林含量也相當高,痛風患者要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