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實驗室「隱形通道」 貓咪鑽進「消失」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發明隱形裝置,可以讓魚缸裡的金魚消失。(圖/翻拍自YouTube/中視新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發明隱形裝置近來頻頻曝光,在該校信電系實驗室裡,還有一個「隱形通道」,曾有隻貓咪鑽到通道里,在衆目睽睽下消失。

由浙江大學教授陳紅勝領軍的研究團隊,完成「在可見光波段實現大型物體的隱形——電磁波隱身衣機理」的研究,10月24日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研製六邊形柱狀「隱身衣」。(圖/翻拍自新華網)

該團隊研發的「隱身衣」(隱形衣)是一個六邊形柱狀體,周圍都是普通的有機玻璃,核心的「隱身通道」由特殊光學玻璃構成。這種「隱身衣」與現實中我們最熟悉的隱形飛機的隱形原理不一樣。鄭斌博士接受《錢江晚報》訪問時說,它能控制光的行走路線:遇到隱身器,光就自然繞道,那麼在這個器件區域內的物體,就不能被看到了。

換言之,假設隱形飛機的位置是在雷達和另外一個通訊器之間,隱形飛機把雷達發出的光信號「吞」了,即能達到隱形效果,但雷達會發現信號異常;如果用陳紅勝團隊研發的這種隱形器「套」住飛機,那麼雷達信號只會繞路而行,絲毫不能覺察飛機存在,飛機變成真的隱形。

鄭斌以雷射筆示範,從「隱身衣」的一頭打過去,光束從透明的有機玻璃穿過去,但到中間的「隱身段」,光就自動拐彎繞行了;雖然沒有光束的「光臨」,但整個光束依然能從另外一頭穿出,也就是別的部分都能看見,只有中間的部分隱形了。

報導說,浙大信電系的實驗室裡,除了這個能放在水中作隱形器的六邊形柱體,另一個也是一個六邊形裝置,個頭更大,可以在空氣中讓物體隱形。曾有隻大貓鑽到「隱身通道」裡,在衆目睽睽下大搖大擺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