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譠社》是時候統一繁體及簡體漢字了(佟秉宇)

簡體字經過60多年的實行,在提高識字率做出貢獻,如今大陸人民識字率已高於97%,卻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傳承。圖爲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揭曉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字。(李文輝攝)

現今漢字的使用形式主要有簡體字與繁體字兩種,前者使用於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而後者則使用於臺灣、香港、澳門和相當一部分海外的中文報刊。面臨近年來客觀世界局勢的變化,漢字的形式應該如何調整最好的適應各種變化是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

我們首先來看看有哪些因素須予以重視:

一、中國大陸國力不斷提升,以購買力平價(PPP)統計的國民總生產值(GDP)在2013年便已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這幾年軍事力量亦不斷提升,現今沒有任何國家敢於侵犯中國。中國在世界事務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很多國家會把中文列爲必修的第二國語文,最近就有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兩國,中文文字不統一將造成一定的混淆。

二、臺海兩岸的統一可能在幾年之內就會實現,文字的統一將大大促進兩岸人民的瞭解與友好。

三、中華文化的傳承有賴於文字,文言文古典文學的傳承更有賴於對傳統繁體字的使用。

四、五○年代中國大陸的識字率僅爲10%左右的人口,爲了提高國民教育水平而實行簡化漢字(簡體字)的使用是有必要的。如今中國大陸的識字人口已超過97%,簡體字的歷史任務是否已經完成?

五、現今的數位技術進步,用電腦或手機輸入漢字大部分人用拼音方法,甚至用口述直接形成文字的軟件來書寫,筆畫的多少已不再是屏障。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因百多年來國家的衰弱,受列強欺辱,極端缺乏民族與文化自信,反映在語言上就有魯迅認爲「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並認爲「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勞苦大衆身上的結核」,「倘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魯迅臨終前接受《救亡情報》記者訪問時指出:「漢字的艱深使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這些學者們忘記了中國在1820年以前一直是世界經濟最繁榮發達的國家,有着世界最高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嗎?

在二十世紀初受蘇聯的影響,中國有不少學者和政治領導人物認爲漢字必須拉丁化。毛澤東最早在1940年指出:「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1956年中國討論文字改革的時候他說:「漢字是一種落後的字體,必須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樣,方便學習及辨識」,以使其能夠符合他救國的思想。所幸拼音日後只被用爲標註發音的工具,漢字在中國大陸仍然以簡體字的形式保留下來。

簡體字經過60多年的實行,在提高中國人民識字率方面已做出相當的貢獻,如今大陸人民的識字率已高於97%,但在此同時也提高了現今70歲以下的人對古文閱讀的難度,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及增加了對未來漢字改進的接受程度。

但凡關心中華文化發展而又對傳統繁體漢字與今日廣爲使用的簡體漢字有一定認識的人,想必會認識到華文文字統一的必要性。在當前臺海兩岸面臨統一的大環境下,對華文文字的梳理也有其緊迫性,文字的統一在一定程度上會減低交流的障礙,促進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

大陸實施的漢字簡化的過程包括了兩個方面:

1.某些繁體漢字筆畫的減少,譬如:

國 --》國;廠 --》廠;產 --》產;樂 --》樂

愛 --》愛;親 --》親;鄉 --》鄉;兒 --》兒

運 --》運;開 --》開;飛 --》飛;導 --》導

2.合併數個繁體字爲一個簡體字,如:

幹,幹,幹(干預)--》幹

後面,皇后 --》後面,皇后

漢奸,強姦 --》漢奸,強姦

志向,日誌 --》志向,日誌

公里,裡外,裡外 --》公里,裡外,裡外

雲霧,不知所云 --》雲霧,不知所云

制度,製造 --》制度,製造

特徵,征戰 --》特徵,征戰

板栗,不寒而慄 --》板栗,不寒而慄

等等,不一而足。

筆畫的減少讓書寫快捷方便了許多,即便有人批評愛裡沒了心(愛),親人不見面如何親(親),但這些心理障礙克服起來相對容易。然而數個繁體字用一個簡體字來替代的簡化方法,筆者實在不敢苟同。文字語言的發展趨勢應該是越來越細密,能夠表達及分辨出些微不同意識或概念,而不是將不同的意識概念籠統的歸併在一個字上。上面所舉的例子中,繁體的乾媽就會變成簡體的乾媽,但幹字又在簡體字中可理解爲繁體字的幹,乾媽變乾媽,實在不雅。

另外,簡體字庫中仍有不少筆畫多的字,例如:壑,贏,酸,塾,等等。筆者建議在漢文統一的改革中最起碼應做到:

簡體字與繁體字必須能一對一對應起來,而不是一個簡體字對應幾個繁體字,也就是說,簡體字庫與繁體字庫字數相等。也有朋友指出意義重複的繁體字如砲、炮、𪿫等,亦可由炮一字取代。

中華文化重和平而不重鬥爭的特質在現今紛擾的世界裡顯得格外可貴,有效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有賴於文字的統一與優化,這是涉及到加速中華文化復興與世界和平的大事,希望有關各方予以高度重視,以期其早日實現。優化後的中文也會促進兩岸三地人民間的交流與融合,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來更好的明天!

(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理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