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誰來還460條冤魂公道

中時社論

河裡撈上來的、廁所裡發現的、陋巷公寓裡無聲無息的…遺體,全部成爲官員嘴裡一個號碼案例。」、「爲那死得不知所以的同胞,爲那被剝奪了死別最後一個溫暖擁抱的家人我心沉痛。」作家龍應臺臉書提出的批判,正是當前無數升斗小民的共同心聲人命一條一條殞滅,政府官員日復一日板着漠然的臉孔,報着毫無血肉數字臺灣民衆赫然發現,我們的政府竟敢這樣對待我們。

國家戰略高於庶民生命

460名死者裡,有的獨自在陋室裡掙扎到最後一刻,有1家3口一個接一個嚥氣,有發病不到24小時就死在救護車上,有屍體在廁所倒了1夜,許多是在醫院裡救治無效而去世,也有不少是到院前死亡,還有相當數量是死後確診,至於死而未驗不知是否染疫則無從得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像例行公事般報着確診與死亡數字,像氣象員報氣溫一樣例行公事。

被問到何以臺灣致死率超高,指揮中心解釋9成死者是60歲以上、多有慢性病史,就這樣?有慢性病的老人死了無所謂?難道那些數字背後不是活生生的人?或者換個問法:難道那些死亡數字不是蔡政府本來應該好好照顧保護的人民嗎?病毒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爲什麼會死?

每個死亡數字的背後,都是一段被迫中止的生命,是多少家庭的破碎,多少親友的淚水。至親不能見上最後一面,居家隔離的家人連喪事都不能處理,未居家隔離者也只能跪在遠處送親人最後一程骨灰最後竟是用郵包寄還家人,這是多麼慘的情況!正如龍應臺所指出的:「當他堅持每天用『公務常態』的語調報告,每天把它正常化,久而久之,他就讓大衆習慣而接受,麻痹掉心裡的刺痛和驚駭。」3周來讓她寢食難安的,是這個政府對同胞死亡的態度。「那種掌權的強硬傲慢,那種慣性的居高臨下,那種認爲所謂『國家戰略』高於『庶民生命』的理所當然的霸道,令人駭異。」

的確,衛福部長陳時中每天報的數字高高低低,聲音冷冷冰冰,這些數字不僅失去了生命的溫度,更不再是蔡政府防疫失當所必須負荊請罪的責任。它們只是數字,而不是蔡總統、蘇內閣與指揮中心1年半來政策錯誤下的冤魂。陳時中報得愈例行公事,就愈抽離死亡的真實感,也連帶抽離了防疫失當的究責問題。一個政府,可以把自己錯誤導致的死亡數念得像報氣溫,不是臉皮厚,而是冷血又無恥!

政策一路錯到底卻不肯改

這些人命爲何終結?爲何有幾千人躺在病牀上?爲什麼救護車曾滿市繞,卻進不去醫院?爲何人心惶惶,爲打不到疫苗焦慮不已?因爲蔡政府的防疫決策雖然一開始做了幾件對的事,接下來卻犯了更多錯誤,且一路錯到底死不肯改。包括不肯多篩、拒絕快篩、未預作醫療量能準備、國際疫苗採購慢又有政治干擾,更創世界先例,要以擴大二期的免疫橋接取代三期實驗,讓人民當高端疫苗的白老鼠,還對捐贈疫苗者酸言酸語。

最可惡的是,指揮中心輕率對頻繁進出國門機組員大開3+11方便門,以致防疫出現破口,進而在雙北大爆發。政府自己放進來病毒,至今害死了460條人命,追究政治責任卻連個會議紀錄都沒有,豈不是荒天下之大唐?蔡英文總統出面講話,表情冷漠語氣平淡,既無內容更無感情。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委逼問下,才勉強道歉,蔡總統也在第3次談話時才致歉,但給人的感覺,只是在民怨壓力下應付場面,而不是真正的自省愧疚,因爲雖有道歉,卻從未認錯,網軍側翼也仍然攻勢不斷。

民進黨政府似乎堅信,只要藉由親綠媒體和網軍的洗腦戰,再加上煽動仇中情緒,民進黨施政再差也是人民的唯一選擇,所以做錯事不是遮掩搪塞,就是抹黑批評者,或扭曲事實轉移焦點,認爲自己可以玩弄臺灣民衆於股掌間。

如此傲慢又狠辣的政府,你認爲他們會真心在乎人民的生死嗎?疫情下,人民死亡,是因爲政府的決策錯誤;人民死得輕如草芥,則是因爲政府對人民的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