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誰是迫害忠良的秦檜

社論

立法委員王定宇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同居」事件,引起民衆高度關切,大家對他們大膽的行爲及自圓其說的本領,莫不歎爲觀止。這件事不只是私領域個人行爲,同時也涉及公領域的政治誠信,當然有高度新聞價值。怪異的是,綠營電視媒體竟然封殺不報,原因無他,唯恐傷了民進黨形象而已,寧可犧牲民衆知的權利與自己的收視利益,也要「矇蔽」國人公共事務的「完整認知」。

民進黨大內宣作戰方式

所謂「矇蔽完整認知」,是「認知作戰」的積極不作爲手法;另一面手法是積極作爲,也就是以製造假新聞,並運用宣傳伎倆風向,動員網軍攻擊特定對象等手段誤導民衆的認知。這兩種手法,民進黨都非常擅長。

民進黨自己無所不用其極玩弄大內宣,大搞認知作戰,卻爲了掩飾行徑、打擊稍具自主意志的媒體,大張旗鼓「揭露」中共對臺認知作戰的「圖謀」,誇大中共「入島」、「入腦」的政治攻擊及其認知作戰能力,誣指異議媒體爲「中共同路人」,舉凡對民進黨政府的不利報導、言論監督以及反獨論述,都被誣指爲是配合中共對臺認知作戰,背叛臺灣利益,須除之而後快。對不願屈從的媒體及論者獵巫、誣衊、懲治與陷害相繼爲之,將臺灣最珍貴的言論自由踩到腳下。

民進黨政府及其附隨者一再指出,中共及境外敵對勢力近年對臺遂行「認知作戰」,採取網路駭侵散播爭議訊息,結合中共「大外宣」政策及對臺統戰滲透等手段,包括:中共加工新聞事件,再透過中國官媒、網路社羣和自媒體回銷臺灣;變造、扭曲臺灣爭議事件,改變國人認知;中國捏造不實訊息,在中國境內內容農場、特定網站張貼,並掌握通路後擴散臺灣;中方直接指導在臺的中媒與同路媒體引領風向,使其他媒體協力跟風報導。大陸當然會對臺灣進行宣傳戰指控雖非無中生有,卻嚴重誇大,若套用在民進黨的大內宣作戰方式上,倒是非常貼切,他們就是這樣操控臺灣民意的。

國安局分析中共散播爭議訊息的手段和目的,主要爲「刻意扭曲」、「直接做假」、「分化挑撥」、「威脅恫嚇」,這不正是民進黨慣常的認知作戰手法嗎?至於指摘中共境外勢力運用社羣網路,「結合代理人及其背後勢力,操作具高度爭議性議題,製造臺灣社會對立,分化民衆向心」,不正是爲獵巫行動宣傳造勢嗎?不是在爲侵損言論自由製造口實嗎?

誣指異議者的獵巫行動

民進黨處心積慮運用文宣博取民意支持,伎倆已到爐火純青地步,正如美國蘭德智庫對於「認知空間作戰」特色的描繪,包括大量產生訊息、多元管道傳播、迅速持續重複、逼真細膩包裝、反覆無常混淆;積極影響及型塑社會大衆與國家精英的認知、情感、意識,最終操控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念、民族精神、意識形態、文化傳統、歷史信仰等,達成控制認知空間的目標。這種手法恰是民進黨運用自如且一再複製的認知作戰方式,是其奪權與維權看家本領,何必栽贓於人?

民進黨將認知作戰栽贓於境外敵人與境內「同路媒體」,目的在於進行獵巫行動,將敵人魔力無限放大,把任何有可能利於敵人的言行都視爲資敵幫兇,甚至認定就是敵人運用或運作之下的產物,具有傾覆我方社會的陰謀。正如一些不文明社會,巫術經常被操作成是一種剷除異己的政治手段,使用的方法就是陰謀論,也就是扣上莫須有罪名,通常是誣指其與敵方聯手,圖謀陷本國於不利,藉以進行政治迫害。這種獵巫手法赫赫有名的案例是北宋時期秦檜誣陷岳飛父子的罪名,後來演變成誣陷冤罪的意思。可怕的是,臺灣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秦檜正在執行民進黨的認知作戰,迫害忠良的惡行也一再上演。

臺灣在白色恐怖時代盛行「匪諜就在你身邊」的政治獵巫,當前則是動不動就指責異見者「舔共」,或是中共的幫兇,這是獵巫心態借屍還魂。獵巫行動喪失了民主的靈魂,嚴重妨礙國人對於臺灣外部環境的準確認知,與趨吉避凶之道的理性討論,徒然成爲製造對立的惡魔、撕裂合作關係的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