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高考生被騙300萬!高考結束後的10大騙局!不得不防

疫情原因延遲一個月的2020年高考帷幕已落下,考生家長們總算能鬆一口氣了。但騙子們從來沒有歇着,無時無刻都在利用時機行使詐騙。每年高考前後,通訊信息詐騙等案件就進入多發期。

央視曾報道過,河南警方破獲一起特大電信詐騙案,涉案考生有近百名,涉案金額達300多萬元,被稱爲“2017年最大高考詐騙案”。

案件:“高考考生嗎,有內部渠道,幫你提分。”從天而降的“高考答案”讓河南鶴壁的高考考生李萍化名)一度陷入竊喜,卻最終發現這只是一場騙局的開始。最後據警方初步調查,短短一週的時間,全國已有近100名高考考生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達300多萬元。最終,警方在福建將犯罪團伙全部抓獲。

現如今,高考結束後騙子們又有哪些常用詐騙手段呢?讓我們一起來識破騙局吧。

騙術1

提前便可查分數 重啓手機已中毒

考試結束後,騙子向考生或家長的手機號碼發送短信謊稱可以提前查分並在短信中提供查分鏈接。一旦點擊該鏈接,手機就會中“木馬”,手機內的通訊錄銀行賬戶等個人隱私信息都會被騙子竊取,最終導致財產損失

騙術2

分數公佈塵埃定 修改成績不可能

成績公佈後,針對高考發揮不理想的部分考生,騙子謊稱能使用黑客技術對高考成績進行修改,並以此爲由向考生和家長收取成績修改費、保密費等,而一旦考生或家長交付這些費用後,騙子突然就“失聯”了。

騙術3

高等教育形式火眼金睛分類別

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多樣,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騙子最容易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受騙。

騙術4

提前錄取莫輕信 官網查看最保險

提前批次錄取主要針對軍事、國防、藝術類院校考生,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由專門的計算機系統志願投檔規則投檔,不受任何人爲因素影響。對於收到的任何以招生爲由的電話短信,不要相信。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以免上當受騙。

騙術5

數據精準填報志願

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也是一項重要環節,此時騙子會宣稱有所謂“內部大數據”,打出“精準填報志願、一分不浪費”等廣告,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精準”指導的背後需要高額回報。

騙術6

錄取階段:“補錄”騙局最易發生 分數不夠花錢可“補錄”

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或是謊稱有特殊關係,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

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騙術7

僞造錄取通知書詐騙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僞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此類騙局的手法還有製造釣魚網站,騙取學生生活費、學雜費。提醒,此類騙局中,騙子的準備工作都會非常專業,不僅會使用和原學校相似的校徽、logo,還配備了所有的課程資料,填寫的大學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樣。爲此,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鑑別真僞的意識,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佈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覈實賬號真僞。

騙術8

助學金正規申請 防騙信息別外泄有自稱爲教育局工作人員,可以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再不領就要過期,然後騙子指揮受害人ATM機轉賬。考生及家長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繫求證,不要隨意透露家人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

騙術9

冒名頂替上大學 違法的事情咱不幹

山東陳某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發了社會輿論的持續關注。給今年高考學生敲了警鐘,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重要的信息!

專家提醒:妥善保管個人登錄密碼,不要把報考的賬號密碼泄露給除父母外的任何人,好朋友、好閨蜜都不可以!每次填報、修改或瀏覽完志願後,務必點擊“退出”並關閉所有填報志願期間打開的瀏覽器窗口。

騙術10

騙取生活費、培訓費冒充學生本人或學生老師,通過電話、發短信、網絡留言、發來鏈接等方式,騙取家長學費、生活費、培訓費。這種詐騙形式,從學生高考前到上大學後,一直可以實施,較爲常見。

最後,小編給廣大高考生及家長一句建議!

高考騙局雖然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目的都是一個“錢”字。凡是涉及錢財,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證號、銀行賬戶等信息泄露給他人,也不要抱有僥倖心,避免上當!

祝願2020年的高考生都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