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自然/物理地科均偏難「鑑別度高」 高中師:生物部分考題超出必修課程

112學測第一天下午自然科登場,仍不改過去題幹長、表格均多的特色。記者曾吉鬆/攝影

學測第一天考數學A、自然科,闈場內試考生評論,今年自然科難易度適中、計算題少,但全卷共計16張圖、9張表,跨科整合題仍不少。臺北市教師團評析,相較往年今年物理科偏難,試題涵蓋核心概念、理解運用、探究能力等;生物、地科同樣偏難,但鑑別度亦高。

建國中學教師趙君傑評論今年化學考題,相較去年探究與實作略減,但圖表題佔比非常高達80%,考驗學生統整、推理能力。計算題佔比未顯著提高,但多了延伸性思考,跨章節、跨領域考題也增多,如45至47結合化學與生物概念;55至56題則跟諾貝爾化學獎相關,同樣是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試題,但應能鼓勵學生了解科學新知,並與課本知識相連結。

物理試題上,臺北市教師團相較闈場內教師則給予不同評價。建國中學教師賴奕帆表示,相較往年今年物理科偏難,量子現象較少,也幾乎無電磁學試題,反而有較多物理實驗的情境探究,試題涵蓋物理核心概念、理解運用、探究能力等,鑑別度應不錯。

賴奕帆舉例,今年物理試題中37至40題爲探究與實作試題,38、39由題目敘述討論參數的選擇題,考驗學生能否正確閱讀敘述和圖表,是過往比較不常見的考法;40題則爲參數建模考題,考生也較不易理解。

至於生物試題上,建國中學教師劉玉山表示,試題整體偏難、鑑別度中間偏高,部分內容超出必修生物課程,如第16題涉及選修生物有關的生物多樣性內容,甚至選項E也延伸到了族羣遺傳學的概念,對僅具有必修生物演化學知識的學生可能沒有能力做答。又如第49題D選項涉及連鎖概念,也屬於選修生物的內容,可能導致作答上的困擾。

地球科學試題上,松山高中教師翁雪琴也表示,試題整體難度同樣較高,但鑑別度亦高。試題多包涵假設情境推論,學生需靈活運用知識,無法靠直接記憶、背誦作答,今年全球變遷考題也佔據一定比例,閱讀資訊、跨科考題、圖表資料運用等多出現在該主題中,除考驗學生是否具備科學素養外,也考驗考生圖表分析、邏輯推理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