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門發佈“以舊換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惠民舉措

4月12日,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佈《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部署,組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

南都灣財社記者此前報道,4月11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商務部牽頭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文件已印好,可能未來幾天就會正式出臺。”而一天後,《行動方案》就正式發佈。

七方面政策措施,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

《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高效節能家電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行動方案》明確了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點任務。如在家電方面,以便利城鄉居民換新爲重點,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打通廢舊家電回收“靜脈循環”堵點,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對此,有關部門提出了七方面政策措施:包括髮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鼓勵出臺惠民舉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加大多元化主體培育力度;強化家電標準引領與支撐;全面提升售後服務水平;發展二手商品流通,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培育一批二手商品流通龍頭企業等。

對於智能家居,《行動方案》表示以擴大存量房裝修改造爲切入點,推動家裝廚衛消費品換新,促進智能家居消費,持續釋放家居消費潛力,同時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和適老化改造,對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給予補貼等政策舉措。

廣東“以舊換新”方案出爐,實施四大行動

4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佈《廣東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目標:到2027年,工業、能源、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年規範回收拆解量80萬輛左右,二手車年交易量超400萬輛,廢棄電器電子年回收拆解處理量達1000萬臺(套),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佔比進一步提升,回收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此前,4月7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省長王偉中強調,要堅持扶優汰劣,重點實施好四大行動,分類分步抓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各項工作。一要大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圍繞8個重點領域,聚焦企業實際、把握輕重緩急,逐項抓好落實、確保取得實效。二要深入推進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堅持“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相結合,大力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活動。三要全鏈條推進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因地制宜完善城鄉回收網絡,鼓勵“換新+回收”“互聯網+循環利用”等新模式發展,培育一批循環利用龍頭企業。四要大力實施標準引領行動,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執法監管,推動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提升“廣東製造”質量水平,增強廣東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這次新發布的《行動方案》表示,要實施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如鼓勵家電生產、銷售、回收等企業聯合開展家電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活動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企業創新家電產品消費新場景。落實家電售後服務提升行動,提升家電售後服務水平。此外,還要推動傢俱家裝消費品換新。鼓勵有條件的地市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種方式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升級改造和居家適老化改造。

廣東發佈的《行動方案》還強調,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用好省級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等相關領域省級財政資金,加大對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升級改造的支持。用足用好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專項資金等,加強中央和地方資金統籌協同,聯動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等工作。

業界

家電以舊換新加速 業內期待資金支持

2024年以來,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成爲激發家電市場活力的重要引擎。

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今年家電的“以舊換新”和以往歷次“以舊換新”都不太一樣,首先這次是政府主導推動的,有巨大的財政投入做支持,是在促進國內大循環背景下實施的。其次,家電企業普遍對此政策持積極期待,都希望具體措施儘快出臺,以便企業出臺配套措施。實際上,不少消費者也希望趁此機會更新一下自己家裡的老舊家電產品。“由此看來,如果國家、企業、消費者三個層面都看好這項政策,那麼我們有理由認爲今年家電市場會有一輪上漲行情。”

新一輪以舊換新,將加快促進家電領域消費升級

過去數年,消費降級對家電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但行業中仍蘊藏巨大市場機遇。陸續而來的是“以舊換新”給家電市場帶來的巨大增量空間。以舊換新一頭牽動企業投資,一頭影響居民消費,“一舊一新”間會有效撬動增量和存量兩個市場,是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家電更新換代能創造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

在系列促進政策的推動下,今年消費市場呈現回暖態勢,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企穩向好。數據顯示,2024年1月、2月,家居消費出現了不同幅度回升,限額以上單位的家電、家居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7%、4.6%。可見,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以舊換新、消費券發放等消費政策,爲提振大宗商品消費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人士分析,隨着政策落地,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全面啓動,將加快促進家電領域消費升級。據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未來3至5年,家電市場高端用戶新增需求將逐步上升,“以舊換新”爲主的存量轉增量將超過50%。

部分平臺家電回收訂單量環比增超160%

“3月以來,家電回收訂單量環比增長超160%,冰箱、洗衣機、空調、油煙機等家電品類成爲熱門換新選項。”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將和家電生產企業深度協同、加大資源投入,通過提供更豐富的綠色智能家電、更大力度的換新補貼、更便利的服務體驗,滿足用戶家電換新需求,提振消費活力。

據悉,3月26日,蘇寧易購攜手超30家家電企業簽署《以舊換新行動聯合公告》,開展以舊換新活動。而在3月29日全面開啓活動後,4月2日,蘇寧易購發佈首輪以舊換新消費數據。數據顯示,以舊換新帶動家電銷售實現翻倍增長,冰箱、洗衣機、空調成爲三大熱門換新品類,增速均超150%。

“2024年,京東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投入65億元,爲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提供有力支持。”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在3C數碼品類推出“以舊換新專項扶持計劃”,整合30億補貼加碼以舊換新,鼓勵消費者換新裝備。在家電家居品類上聯合更多品牌投入30億元,持續加碼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貼及服務體驗升級。

而與京東、蘇寧類似,天貓優品也聯合海爾、美的、海信等30+家電品牌,成立“綠色家電以舊換新聯盟”。天貓優品表示平臺換新補貼投入數億元,持續聯合各大家電企業增加資源投入,全面推行綠色家電“以舊換新”計劃,刺激消費市場,增強消費者“報廢換新”和“性能更新”的家電換新需求。

萬家樂方面表示,除蘇寧渠道外,萬家樂全國線下終端門店也同步開啓“以舊換新”活動。圍繞使用萬家樂燃氣熱水器達到或超過15年的老用戶展開,可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報名,入選用戶可以免費換新一臺萬家樂小體積系列燃氣熱水器A3W。同時,萬家樂還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售後服務:針對使用煙機8年以上的用戶,提供最高20%的補貼;針對電熱水器使用時間過長的用戶,將由服務人員上門提供免費更換服務。

AI、綠色、節能等新技術,將助推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此前表示,推出這個政策更看重的是這個政策不僅能夠促進消費、拉動投資,而且能夠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從而助推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事實上,身處家電存量時代,社會對於家電產品的更新需求愈發強烈,家電以舊換新不僅是滿足市場需求的體現,更是推進產品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當下,我國積極鼓勵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一系列明確的指導意見和支持措施爲家電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蘇寧易購發佈的首輪以舊換新消費數據顯示,大容量、大尺寸、趨勢類家電升級需求旺盛,綠色節能成家電換新標配。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家電家居加快綠色轉型,通過以舊換新服務規範回收老舊產品,提高老舊家電再利用效率,完善家電產業上下游回收生態鏈,極大程度幫助消費者有效避免老舊家電的安全隱患,同時還幫助用戶降低更新設備的成本,激發了用戶換新的慾望。這種做法使“舊物”不再被視爲廢棄物,有效地降低了家電產品的碳排放量,進一步助推了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智能家居被列在了首位,引起人們的關注。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們被各種AI人工智能新聞佔據了眼球。2023年可以說是AI技術的轉折點,本已降溫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這年大放異彩。

日前,創維創始人黃宏生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過去幾年人們看手機、看iPad,少看電視。但AI技術出現後,“這波技術又將讓家庭成員迴歸電視。”現在消費者對AI家電的使用還很陌生,AI的準確率還不夠高,但他相信AI家電會是創維賦能億萬家庭的一個機會所在。面對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創維不能等,要通過AI技術升級、產品創新,在消費品更新需求上發力,促成創維的成長。

實際上,AI家電已經開始成爲新一代家電的風口。行業研究數據顯示,智能家居已成爲多類AI傳感器最大的需求來源,約佔帶語音識別的傳感器需求總量的40%,約佔帶3D機器視覺的傳感器需求總量的一半以上。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相比起體積較小的智能手機,普遍擁有着更“龐大身軀”的家電產品,也是消費者接觸到最新科技AI的一大切口。

將及時出臺扶持政策,確保“真金白銀”直達消費者

隨着政策部署落地見效,將優惠實惠落到千家萬戶,讓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老百姓生活,在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增強居民獲得感的同時,還能打通消費難點堵點,激發消費市場澎湃動能。但也要看到,仍有相關問題亟須解決。

南都灣財社記者調研發現,目前從主流平臺企業回收舊家電的標準來看,偏低的回收價格是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大家電如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等,不論使用年限、品牌、品相等,往往都是“一口價”回收。除空調能給出“3位數”的報價外,其他大家電多在30多元至60元之間。

不少消費者表示,當初花上數千,甚至過萬元的家電,在回收時卻只能有數十元的價格,這很打擊以舊換新的熱情。

此外,在採訪時有不少家電企業表示,雖然現在也有以舊換新活動推出,但是主要是配合有政策出臺的地方做活動,大部分採取一地一制,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採取“全盤統一”的活動。

對此,黃宏生表示,“中央發佈了指引,但是,各地方還沒有落地政策,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難處,各行各業都要補,這也是遲遲不落地的原因。”

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強調,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和企業都要拿出切實誠意,讓消費者切切實實得到實惠,才能真正調動他們“以舊換新”的積極性,絕對不能搞“蜻蜓點水式”的走過場,做做樣子,否則就達不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此外,劉步塵還表示,在推出“以舊換新”政策時,務必要做好退出家庭的老舊家電回收、拆解、無害化處理的準備工作,不能只刺激新產品銷售,不管老產品退出,從而爲環境污染乃至再度流入市場埋下隱患,換言之,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政策能否形成閉環。

事實上,今年的以舊換新政策也開始重點關注上述問題,如針對回收問題,今年,商務部等9部門發佈了《健全廢舊家電傢俱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典型工作指南》,提出到2025年全國廢舊家電傢俱回收量比2023年增長15%以上,以促進“收舊”和資源循環利用。對於置換下來的舊物品,文件明確要求,要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支持耐用消費品生產、銷售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或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上門回收廢舊消費品。

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現在社會各個方面非常關注各級政府將安排多少預算資金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後續從政策實施的進程都會看到,中央投資、中央財政資金等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肯定是有資金支持的,而且支持會是有力度的。同時,當前各地政府也都在認真研究,會結合各自財力的實際情況,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支持。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出臺扶持政策,並指導地方加快推進這項工作,確保“真金白銀”的惠民政策直達消費者。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孔學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