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自學當駭客 薛澄溱18歲當上產品經理
圖、文/遠見雜誌
教育部自學方案出身的薛澄溱,去年成爲清大「拾穗計劃」大一新生。14歲自學程式當駭客、18歲飛北京擔任交友軟體產品經理的她認爲,「網路時代三個月,東西就過時了,你怎能期待累積四年畢業後纔拿出來用?」一度拒絕上大學。
當她發現清大拾穗計劃可以讓她自組需要的課程與上課方式,把應用與學習結合後,才放下「大學無用論」,放棄北京的工作,回臺念大學。以下是她的故事:
我14歲後就沒有在一般學校上過學,而是在家自學。因爲我不相信學校能教給我需要的。
國中以前,我都是第一名。國中後,課業變難,我的成績掉下來,第一次考到前三名以外,世界開始崩塌。
國二時,我決定人生要開始叛逆。第一次段考,我決定拿100分。以前是每科目標100分,這次是9科合起來100分。
你知道那有多難嗎?每張考卷我都得精算得分,一題都不能多對,才能剛好湊到100分。成績單出來,我把整疊考卷放到媽媽面前,媽媽一眼就看出來我的故意,痛罵我一頓。
連不上網 領悟考100分無用
隔天,我拿了小筆電及存下來的壓歲錢,離家出走,一個人流浪到東部外島民宿躲起來。島上有免費Wi-Fi,但因頻寬有限,必須幾戶使用一組帳號。有一天我發現連不上網,原來隔壁戶把連線佔滿了,我跑去敲了人家的大門,對方甩都不甩。
氣不過的我,開始動起歪腦筋。剛好民宿主人兒子在書架上留有一本以前的程式教科書,我硬K了幾天,寫了一個程式,心想反正密碼是八個數字,排列組合就是那百萬組,就算土法煉鋼硬跑,也一定跑得出來。
小筆電跑了三天三夜,CPU差點燒掉,終於試出了密碼,駭進鄰居家Wi-Fi重新連上網路。我體驗到程式力量的偉大,只要學會coding,沒有什麼辦不到。
我不再相信學校教育,連不上網時才知道考試100分,一點都幫不了忙。
學習,就要學真正有用的纔有價值。我結束離家出走,回家後把獎狀都燒了。也和爸媽攤牌,從仁愛國中辦了半中輟,保留最低限度的上課,維持學籍,其他時間去做自己的事。
我投入學習程式語言,然後上網接案。我看案主開出的案件需求,裡面有哪些是我會的、我還不會的。我把工作當作課表,一項一項補上。透過案子的完成度,及業主反饋,從中看見不足,知道該怎麼精進自己的程式能力。當學習變成有報酬可拿,還充滿了挑戰樂趣,簡直讓我樂此不疲!
但就算可以在家自學與工作,我還是想要與人接觸。18歲時,我發現常用的交友軟體,老是配到我不喜歡的對象。
火大萬分下,我綜合過去接案的經驗,及對程式語法的瞭解,做了一份PPT,一頁一個問題,連續20頁痛罵這家軟體有多爛,然後在每一個問題最下方,寫下我的建議。
邊學邊用是最好的學習
我從網路上找到那家公司創辦人的微信,把PPT寄過去,並留下聯絡方式。第二天,我接到一通來自北京的電話,「你願不願意來當我們的產品經理?」一週後,我成了那家公司的產品經理。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一天我問老闆:「你覺得我需要念大學嗎?」老闆說:「去啊!學校有很多資源,不只是老師,更重要的是同學與朋友,至少去看看你未來的員工都在想什麼!」
我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個機制,讓我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搭配我需要的學習內容,大學就算不是我的剛性需求,也是一個有價值的選項。
在清大「拾穗計劃」報名截止前,我寄出了報名表。入學後,我選了各種程式語言、資料結構、數據分析等課程。我有工作經驗,也仍在接案子,我選的每一堂課,都可對應到實際需求。
學校還是有一些必修或擋修,但若是我已經會的課,我會和導師、系所討論,是否有別的方式來取代上課?例如一堂PyCrawl程式課,對我來說實在太淺了,最後我們討論出來的取代方式是「我來開課」!於是我每週五晚上會透過網路開一堂線上教學課程,來修的都是碩士班學生。
最好的學習就是邊學邊用。網路時代變化速度太快,一年iPhone就換了一代,四年前的技術和應用可能早已不存在。這正是以往我不相信大學有用的原因,現在我也不肯定是不是真的能唸完,但至少在清大,我看見某些彈性,以及不同的可能性。(原文出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6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