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顯示:就業和教育最受期待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將在全國兩會上討論,都與青年發展息息相關。對於今年的全國兩會,青年有哪些關切和期待?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全媒體平臺問卷網(wenjuan.com),進行了一項“2021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調查顯示,88.6%的受訪者關注今年的全國兩會,90後的關注度達到90.8%。就業和教育是受訪青年期待度最高的兩會議題

調查從2月27日18時開始,截至3月3日18時,合計回收樣本1723個。受訪者平均年齡29歲。00後佔21.6%,90後佔48.0%,80後佔20.1%。男性女性各佔50.0%。學歷在初中及以下的佔2.0%,高中/職高/中技佔8.7%,大專高職佔18.3%,本科佔62.5%,碩士佔7.8%,博士佔0.8%。

就業和教育是受訪青年最期待議題

“兩會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這段時間大家都非常關注社會發展方面面的問題。”在北京事業單位工作趙梅化名)說,兩會召開之前她就通過社交平臺,關注了代表委員們的言論,“有關於提高外賣騎手保障的,有關於增加護工崗位的,有關於鄉村教師發展的,能夠感受到代表委員們積極履職,爲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們黨成立100週年。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兩會有更多關注。”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蒲林表示,非常關注今年全國兩會要討論的“十四五”規劃綱要,關注“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設定,“今年兩會討論的內容涉及未來5年乃至15年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調查顯示,88.6%的受訪者關注今年的全國兩會。交互分析發現,男性受訪者對兩會的關注度爲90.8%,高於女性(86.4%)。在不同年齡段中,90後的關注度更高(90.8%),80後爲87.5%,00後爲83.8%。

高校在讀博士生劉強(化名)關注兩會中的教育議題,他覺得現在教育公平的問題還很突出,“地區差異、城鄉差異還很明顯,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會影響就業、婚戀等”。

2020屆碩士畢業生小星(化名)目前仍在求職,感覺招聘平臺比較多,就業信息也非常龐雜,對於在校生來說甄別招聘信息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對於今年的全國兩會,她關注與保障就業相關的議題,“希望能有更加權威的招聘信息平臺,節約求職成本,同時對招聘企業進行管理,降低求職者的受騙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對於公共衛生有了更多思考。”趙梅非常關心與疫情防控有關的議題,她期待着儘早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也會關注疫苗研發與注射、醫療資源的均衡分佈等問題”。

數據顯示,就業(58.0%)、教育(55.6%)和醫療(51.0%)是受訪者期待度更高的兩會議題。其他期待的方面還有:收入增長(42.9%)、養老(39.9%)、經濟發展(35.3%)、創業(34.7%),以及整頓娛樂圈和網絡亂像,讓文化產業健康發展(31.6%)等。

對到2025年實現成長目標的信心度,受訪者平均打出7.3分

“經歷了2020年,我對未來更有信心。”蒲林期待,在不斷髮展的社會中,可以有更多實現自己價值的舞臺,他希望有更多民生福祉方面的利好政策,促進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67.2%的受訪者確認在未來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交互分析發現,女性受訪者這樣認爲的比例(69.6%)高於男性(64.8%)。在不同學歷的受訪者中,本科比例最高(72.2%),其次是碩士(70.1%)。

琳琳(化名)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大三學生,她給自己列出了未來5年的目標:成爲國際漢語教師、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堅持做公益,她希望可以在推廣中國文化的路上堅持下去,“我喜歡傳統文化藝術,正在學習古箏雙節棍,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看到中國文化的美妙”。

提及自己的目標,琳琳覺得有壓力更有動力,她堅信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會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調查中,對於到2025年實現自己的成長目標,受訪者的信心度打分平均達到7.3分,12.7%的受訪者打出了滿分10分。

“在這5年裡,我也將迎來自己的而立之年。國家的發展藍圖與個人密切相關。”趙梅期待在未來5年社會更加和諧、城市更加宜居,自己可以更加從容地迎接30歲的人生,“期待年輕人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爲理想生活奮鬥。在住房上能出臺更多保障性措施,租房也可以住得安心。在養老上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養老產業更加多元,讓青年在養老上少些擔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見習記者 王志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