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陸房地產艱難前行

(圖/中新社)

大陸最近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爲2023年定調,會議對房地產給出具體要求是: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爲。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這就是2023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調。

就2023年的房地產工作基調來說,與往年部署有很大不同。首先,堅持了中國住房市場的基本定位,即「房住不炒」。但是,「只住不炒」已經提出7年了,如果這個原則只在事前在信貸上有所要求,而不用稅收政策進行嚴格限制,那麼要避免房地產投機炒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會議把2023年房地產業的工作部署放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框架下論述。所以核心目標就是「防風險、保民生」。其中一方面就是如何讓受到2022年融資政策衝擊的房企所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得以化解,這也就是監管部門融資政策調整的「三箭齊發」(即放鬆房地產開發商的信貸融資、債券融資及股權融資的各項政策),並首度提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地產企業的風險」,以此保證房企不至於破產倒閉,防止金融市場引發系統性風險。另方面,「保交樓」是2023年的最大任務。因爲「保交樓」不僅是2023年的最爲重要的經濟任務,也是一項最爲重要的政治性任務。因爲2022年7月爆發的「居民拒絕對爛尾樓還住房按揭貸款事件」,不僅牽涉300多個項目,具有全國性範圍的影響性,更是把房地產市場的制度弊端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這些爛尾樓項目不能保證交樓,這不僅引發社會問題,更可能引發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信用崩盤。

第三,在「保交樓」的基礎上,以住房作爲一種重要內需,以此來擴大居民消費。面對這點,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着重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在房價下調及住房消費需求釋放達到平衡的問題。

第四,中國房地產市場如何向三位一體(購買、租賃、保障)的長效機制過渡。這涉及到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的利益問題,今年情況如何還得觀察。

可見,2023年中國房地產政策重心就是防範風險,即避免開發商進一步暴雷,避免把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轉化爲社會的政治事件,讓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地向「三位一體」的長效機制過渡。2023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只能在「L」型基礎上艱難前行。(作者爲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