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行A股IPO業務白熱化:中信建投暫稱王,85位保代年內遭罰!

導讀:在2023年過去的11個月中,民生證券成爲了業內前十大券商中唯一一家IPO保薦成功業務數量同比上漲者,從去年同期的15單的數量增長至18單,距海通證券2023年1-11月的IPO保薦成功總計19單的成績也僅餘1單的差額。但IPO業務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民生證券,也同時正在爲其“野蠻”生長付出着監管的代價。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方知躍@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12月1日,2023年進入最後一個月,今年券商A股IPO保薦業務的市場份額之爭也來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在2023年的前11個月中,滬深IPO受監管層對發行及審覈節奏的調控,無論是上市掛牌數目還是融資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據叩叩財訊統計,以成功掛牌上市爲口徑,截止到2023年11月30日,2023年以來共有211家企業完成滬深A股的IPO上市,其中科創板66家,創業板103家,滬深主板各31家和21家。

2022年同期共有316家企業完成了其掛牌A股上市的夢想。

也即是說,2023年以來,滬深A股的上市數量同比下降已超過30%。

除滬市主板上市數略有增長外(去年同期滬深主板上市數爲29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其餘滬深板塊的上市數皆有所不及,其中尤以科創板“調控”力度最大,與去年前11個月共有111家科創板企業掛牌的結果相較,2023年同比已減少了45家。

在融資規模上,今年前11個月實現掛牌上市的這221家企業共募集資金3256.93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那高達5246.79億的總募資資金規模相比,下滑高達37.9%。

不僅整體融資規模出現了不小的縮減,就單個項目的平均融資額度來說,2023年的上市項目也難以與去年同期相企及。

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中,滬深IPO平均單個融資額度約爲14.737億,去年同期完成IPO掛牌交易的滬深上市公司平均融資規模則達到了16.6億。

雖市場總量因政策的限制出現了大幅的變動,但投行的IPO業務保薦格局依然還算相對穩固。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聯合、中金公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和申萬宏源依然牢牢佔據着A股滬深IPO業務前十的位置,與去年同期不同的僅是這十家券商的排名座次。

在過去幾年中,A股投行業務的王者之爭一直圍繞着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之間展開,這兩家券商的實力也遠遠地將其他同行拋至腦後。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作爲早前屢屢得勝被冠以“A股投行之王”的中信證券,很可能將在2023年中敗於老對手中信建投,屆時,中信建投能否從中信證券手中近年來首次奪得“投行之王”的稱號,也將會是2023年投行江湖的最大懸念。

據叩叩財訊統計,在2023年前11個月中,中信建投IPO成功保薦上市的數量終於實現了對中信證券的超越,在目前2023年僅剩一個月之時,中信建投雖與中信證券的成功保薦IPO上市的數目差距越來越小,但仍以26家的總量排名行業第一。

中信證券在2023年中IPO業務上的表現,與前幾年相較,可謂慘淡。

2023年前11個月中,中信證券保薦成功的滬深A股IPO數目僅爲25家,與其去年同期完成51家滬深IPO項目的保薦數量相比,下滑超過50%,其也是A股保薦業務排名前十的券商中,市場份額下滑最爲厲害的——在2022年前11個月中,316家成功實現IPO的企業中,約有16.13%的項目由中信證券保薦,但今年同期這一比例降至11.8%。

反觀中信建投,其在IPO保薦成功的市場佔比中,從去年同期的10.4%的市場份額上升至今年的12.3%。

時間還剩最後一個月時間,中信建投雖暫時領先中信證券,但兩者之間僅1單的保薦成功的業務差距,似乎也存在着排名反轉的可能。

中信建投能否將保持了長達11個月的優勢延續到年底?中信證券在2023年最後的一個月中會否實現絕地反殺捍衛“投行王者”的尊嚴,二者之間日漸焦灼的戰況,值得關注。

除了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的“王者”之爭最終花落誰家外,原本穩固多時的“兩中一海”格局,也正在遭遇着破局的挑戰。

“兩中一海”即是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證券。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證券一直牢牢佔據着A股IPO投行業務的前三甲之位。

2023年中,異軍突起的民生證券卻悄然地對海通證券“行業第三”的地位發起了衝刺。

據叩叩財訊統計,在過去的11個月中,民生證券成爲了業內前十大券商中唯一一家IPO保薦成功業務數量同比上漲者,從去年同期的15單的數量增長至18單,距海通證券2023年1-11月的IPO保薦成功總計19單的成績也僅餘1單的差額。

但IPO業務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民生證券,也正在爲其“野蠻”生長付出着監管的代價。

1)中信建投“稱王”變數尚存,中信、中金遭遇“窘境”

中信建投能否一舉超越稱霸A股IPO投行業務多年的中信證券在2023年中稱“王”,應是今年A股投行江湖中最大的懸念,也是最大的看點。

自2019年A股註冊制改革分步推行以來,除2020年,中信建投曾以微弱的保薦優勢在IPO保薦數量上戰勝過中信建投外,其餘幾年中,中信證券皆以較大優勢“碾壓”式勇奪當年的投行王者之位。

尤其是在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中,中信證券IPO保薦成功的數目都超過了50家,較排名當年第二的中信建投,皆足足多出了近20家。

原本在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仍還以18單IPO成功保薦的數目領先於中信建投的15單。

所有的反轉開啓於2023年8月,當月,中信證券僅實現了一家IPO項目的上市,中信建投卻一舉完成了4家IPO項目的掛牌,這也使得其2023年中IPO保薦成功數上升至23家,超越了中信證券同期那22家的數量。

此後,中信建投便也一直穩坐着2023年A股IPO投行業務的第一把交椅。

隨着2023年8月底,監管層宣佈調控IPO的節奏,無論是審覈、註冊批文的發放還是發行申購的流程,A股滬深IPO的速度都肉眼可見地放緩。

在此背景之下,中信證券能否在2023年最後一個月中實現對中信建投在相關業務上的超越,目前實難有所定論,諸多變數皆存。

據叩叩財訊獲悉,至2023年12月1日,還共有9家擬滬深IPO企業雖還未成功掛牌上市,但已經進入發行流程,但這9家準上市公司中,皆無中信證券或中信建投的保薦項目。

按照A股從啓動發行到正式掛牌上市一般約需三週時間測算,也就是說,如果在12月8日前,尚無中信證券保薦的滬深IPO項目正式啓動發行,中信建投便將真正超越中信證券成爲2023年IPO保薦業務的投行之王。

那麼中信證券是否有可能在最後一個月中以一記絕殺阻擋中信建投的稱“王”之路呢?

據叩叩財訊統計,截至2023年12月1日,中信證券手中尚有3家已獲得註冊批文卻未開啓發行流程的擬IPO項目,分別爲廣州環投永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雪祺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兩家的IPO申請分別於2023年11月6日和11月9日正式獲得證監會註冊,上海合晶硅材的IPO則是於2023年9月底註冊生效。

而中信建投一方,目前僅有一家獲准IPO註冊的保薦企業尚未啓動發行,即爲在2023年11月29日剛剛下發註冊批文的深圳市駿鼎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顯然,中信證券要想超越中信建投繼續保持A股IPO“投行王者”的地位,則需在12月8日之前啓動兩家以上由其保薦的IPO項目的發行程序。

雖然2023年的“投行之王”桂冠花落誰家,至今還變數仍存,中信證券仍有足夠的實力與中信建投爭奪,但正如上述所言,與往年“一騎絕塵”的碾壓式優勢相比,2023年中信證券在IPO保薦業務上的表現,連“差強人意”都難以談及。

從2022年前11個月完成對51家滬深A股IPO項目的保薦,到2023年同期僅25單的數量。中信建投業務下滑力度大大超過了行業平均。

與中信證券相似,在2023年中,IPO保薦業務遭遇“窘境”的還有中金公司。

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也是A股前十大投行中,在2023年裡業務數量下滑超過50%的唯二兩家。

數據顯示,2022年的1-11月,中金公司——這家有着“投行貴族”之稱的一線券商曾以24家保薦成功的IPO企業數排名行業第四,僅次於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證券。

但在2023年前11個月中,中金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僅爲保薦成功11家滬深A股IPO企業上市掛牌,業內排名也下滑至第7位。

從24家到11家,中金公司滬深IPO成功數量下滑超過54%,也是A股前十大券商中,業務數量下滑最大的。

2)衝擊“雙中一海”格局,民生證券惹得“一身傷”

2023年以來IPO市場的收縮,使得大多數券商的保薦成績單皆出現了不同規模的消減,但民生證券卻是一個例外。

在2023年前11個月中,民生證券以18單IPO業務的保薦掛牌數量,成爲了A股前十大券商中唯一一家業務不減反增的存在——2022年同期,民生證券滬深IPO保薦的掛牌數爲15家。

2023年IPO業務的“逆市”增長,也讓民生證券在業內的排名從去年同期的排行第七躍升至第四,僅以1單數量的差距屈居於海通證券之下位列第四。

與海通證券那微弱的差距,似乎也讓業內看到了“三中一海”格局被突破的希望——如果從獲得註冊批文的口徑統計,民生證券在2023年內的IPO保薦成績實則已經超越海通證券。

據叩叩財訊統計,在2023年以來,民生證券共有17單滬深IPO保薦項目獲准註冊,但海通證券僅有16單。

但以成功掛牌上市的口徑,那麼民生證券看似與海通證券差距甚微,但在2023年內乃至之後較長一段時間內,恐怕都難以真正超越海通證券。

自2022年9月中旬之後,在IPO節奏的調控下,兩個多月來,民生證券與海通證券兩家券商皆無新增滬深IPO註冊項目。而截止到2023年12月1日,民生證券與海通證券保薦早前獲得註冊批文的擬IPO項目也皆已悉數完成發行。也即是說,在2023年剩下的一個月中,在IPO發行繼續趨緊的態勢下,民生證券與海通證券都很難再有IPO上市掛牌的項目,二者2023年IPO保薦業務的成績單可以說目前已經分別鎖定在了18家和19家的數量。

就IPO儲備項目而言,民生證券與海通證券相比更不在一個量級上。

數據顯示,目前,由民生證券保薦的於滬深兩市在審的IPO項目還共有33家,滬深兩市各10家和23家。但海通證券目前在審IPO的數目則達到了50家,其中滬市26家,深市24家。

2023年中,民生證券在IPO業務上的突破,主要集中在2023年的上半年,在2023年1-6月,民生證券共有14例滬深IPO保薦項目獲得註冊,而自2023年7月以來的5個月中,民生證券保薦的滬深IPO項目僅有3家得以註冊。

民生證券在IPO業務上有所斬獲的同時,其不斷高企的保薦項目質量問題,也成爲了不容忽視的隱患。

2023年以來,民生證券已成爲了年內因投行保薦業務遭到監管處罰最多的券商。

據叩叩財訊獲悉,2023年的前11個月,在來自國泰君安的兩位保薦人——洪華忠、徐巍因在科都股份IPO的保薦中履職未能盡責被深交所處於書面警示後,共有來自近20家券商的85位保薦代表人因保薦業務的失職而遭到了監管層不同程度的處罰和處分,其中,民生證券遭到處罰的保薦代表人人數最多,達到了9位(其中一位已離職),共涉及5大投行保薦項目。排在其後的爲華泰聯合,在過去的11個月中,共有6名來自於華泰聯合的保薦代表人遭到自律監管等處罰。

因在深圳市穗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過程中,“未對發行人積壓品銷售相關異常情形保持充分關注並進行審慎覈查”、“對發行人及相關方資金流水覈查不充分 、未充分覈查發行人研發費用、成本覈算、產品質量控制等事項”,民生證券及其保薦代表人嚴智、王虎在2023年1月17日被深交所採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這也是2023年中,民生證券因IPO保薦業務遭遇的首例懲處(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揭秘深交所最新兩現場督導警示案例劍指何方:兩大異常終結點衆科技上市路!廢品售出高價,保代遺漏上百銀行賬戶,穗晶光電被疑帶病IPO》)。

2023年5月31日,因在對杭州藍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業務中的違規,來自民生證券的兩位保薦代表人——蘇研、朱森陽遭到了追責(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杭州藍然IPO帶病闖關案塵埃漸落 民生證券兩保代未能避罰已被追責,下一家是誰?》)。

一個半月後,證監會官網又公佈了《關於對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蘇永法、崔勇採取監管談話監管措施的決定》(下稱《決定》),據該決定稱,證監會發現民生證券以及保薦代表人蘇永法、崔勇在保薦福建福特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履行相關職責,未發現發行人存在多項未披露的資金佔用、違規擔保信息披露不完整、其他內部控制問題較多和研發人員信息披露不準確等問題(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十年輪迴,福特科IPO二闖A股再追蹤:註冊關口果然功敗垂成!內控數宗“罪”遭揭,“前臺”竟成專職研發人員》)。

2023年8月1日,民生證券保薦代表人劉愉婷又因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轉債項目,遭到了深交所的自律處罰。

2023年9月14日,同樣來自於民生證券的保薦代表人曹文軒和劉娜因在許昌智能北交所上市的保薦中“未在申報前發現並處理前述財務數據錯報事項,未能勤勉盡責”,又被北交所出具自律監管措施。

除上述外,民生證券還有一名保代張玉林。在2023年11月8日,因在保薦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IPO業務過程中違反公司制度,遭到了民生證券的內部處分。

“對於投行來說,項目數量固然重要,但業務質量也更需有保證,尤其是在當下監管層狠抓壓實投行責任的當下,對於中介機構違規秉持‘零容忍態度’,這就需要券商切實提升投行執業質量、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將投行間從項目數量的競爭向質量轉移,如果一味放縱投行業務的‘野蠻’發展,包括曾經的平安證券、招商證券、西南證券等等的前車之鑑,已經足以令業內以儆效尤了。” 一位從業近二十年的資深投行人士告訴叩叩財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