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殺光70名敵軍 曝光各國搶着開發的「集羣技術」

中國電科開發的固定翼無人集羣。(圖/翻攝自《搜狐軍事》,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俄羅斯2015年透過10架戰鬥機器人與3架無人機組成無人作戰羣,以20分鐘的時間消滅了70名敘利亞武裝分子。由此可知集羣技術的巨大優勢和極高的作戰效能大陸官媒近日就解析了這項各國正在積極發展科技趨勢,點出它有4大特徵與4大優勢。

解放軍報》在文中指出,隨着網絡、人工智慧與控制技術,以及無人平臺技術等的發展,未來在陸、海、空等領域將出現各種無人機集羣,有模擬測試顯示,若在敵方相同的條件下,1個無人機集羣可以探測出91%的敵軍並摧毀63個目標,而用現有的常規手段,只能探測到33%的敵軍部隊,以及消滅11個目標。

文章表示,一般來說,集羣技術是透過模擬羣聚生物模式,並以高度自動化爲導向來進行開發,它有4個重要特徵,一是沒有個體處於主導地位,任一個體的損失都不影響羣體功能;二是自主化,個體專注於控制本身,以及自主維持與它機的合作;三是集羣的高恢復力隊形即便被搗亂,也可自主回覆;最後則是量變引起質變,集羣技術能克服單機實力不足的缺陷,透過個體之間的合作,發揮比原本單機與單機相加更大的效果

▲這個無人機集羣共有50架。

文中指出,集羣技術總共有4大優勢,第一點是情報優勢,更多的個體代表有更多的傳感器,也就是說可以進行各多方位的探測;例如,當要進行圖像偵察時,各個平臺可以收集不同角度照片,最後可以互相印證互相補充,大幅提升搜查效率以及全面性

至於第二點,便是速度優勢,由於集羣無人機高度自動化,而且不同個體在不同位置的情報可以互相補充,能大幅縮短由感知到決策,再到行動時間,自然便加快了作戰進程,提升了整體的作戰效率。第三點則是協同優勢,集羣無人機防禦時,可以組織多層次防禦網,有些個體負責警戒,有些負責反擊,自然可以說是比單一個體來說有更大的優勢。

甚至協同優勢若用在攻擊上也不容小覷,它可以在各種作戰中自動協調最佳攻擊時機,多架個體可以選擇一同、分次進行攻擊,自然使敵人應接不暇,進而提高整體作戰效能。

最後第四點便是數量優勢,集羣作戰基本上都採用低成本的無人化平臺,體積小、數量多,透過集羣復原能力和功能放大的效果,持續對敵方高度施壓,以達到目標的效果,此外,還有敵方需要應對更多的目標,消耗更多彈藥等優勢。整體而言,簡直是從某整程度顛覆了未來的戰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