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短短一週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美股七巨頭財報能否重振雄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在重磅財報公佈前夕,美股科技巨頭遭遇當頭棒喝。

隨着科技股遭遇拋售,過去一週納斯達克指數創下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七巨頭市值蒸發規模創下了新紀錄,950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AI賣鏟人”英偉達亦未能倖免,上週五暴跌10%,市值蒸發2120億美元,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佔標普500指數權重高達30%,接下來七巨頭財報將對美股走勢產生巨大影響。在上週美股大跌後,本週特斯拉、Meta、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將公佈財報。

在很長時間裡,科技股都是推動美股漲勢的關鍵力量,而如今疲態已經顯現。七巨頭漲勢爲何失去動能?未來還能引領美股進一步走高嗎?

科技巨頭爲何大跌?

在近期科技巨頭回調背後,一系列因素都在發揮作用。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超微電腦釋放的利空引發市場擔憂情緒擴散,部分對財報季業績擔憂的資金撤退。市場對美聯儲維持緊縮性貨幣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擴大的擔憂也是重要因素。

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並推動美債收益率飆升,這也在施壓美股。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出不急於降息的信號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5%以上,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在逐漸逼近5%。

因此,對於科技巨頭而言,除了本週開始密集發佈的財報,經濟數據及其引發的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變動也將是關鍵因素。如果未來美聯儲繼續保持鷹派,緊縮貨幣政策將對科技巨頭造成進一步衝擊。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近期整體經濟數據向好,美聯儲推遲降息已經成爲基準情形,最早也要等到9月,甚至逐漸出現了加息的呼聲。隨着降息預期的推遲以及地緣風險的攪動,美股三大指數全線重挫,大型科技股上週的潰敗令納斯達克100指數經歷了5.5%的周線重挫。

汪毅分析稱,在過去長達一年多的AI熱潮推動下,科技股持續上漲,短期內存在階段性回調的可能。對於七巨頭未來的走勢,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變化、巨頭們近期的財報指引、對AI方面的CAPEX(資本性支出)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

事實上,在本輪七巨頭股價回調背後,各家的表現差異相當大。特斯拉和蘋果表現更差,而另外5家面臨的壓力相對較小。

截至美東時間4月19日,特斯拉股價年內已暴跌逾40%。在市場疲軟之際,降價促銷成了無奈的選擇。美國地區Model Y、S、X全系降價2000美元,特斯拉中國Model 3、Y、S、X全系降價14000元。上週特斯拉還宣佈全球裁員10%以上。

和特斯拉類似,蘋果也在全球面臨巨大需求壓力。例如,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今年前六週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降了24%,蘋果在中國市場份額也跌破16%。中國本土廠商則奪得更多份額,Vivo同期以17.6%的市佔率登頂,華爲和榮耀的市佔率也分別達到了16.5%和16.3%。

機構對蘋果的信心也在普遍減弱。高盛3月將蘋果從其“最佳買入名單”中移除,巴克萊、Piper Sandler、Redburn Atlantic等機構也紛紛下調了對蘋果的評級。

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將蘋果的目標價從185美元下調至170美元,並下調了盈利預期,認爲需求不振、基本面疲軟以及來自華爲和小米的競爭正在對蘋果產生“實質性影響”。“iPhone出貨量實在是太疲軟了,華爾街對iPhone出貨量和營收的預期都可能高估了20%,對蘋果整體營收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則可能高估了10%。”

不過,也有機構仍看好蘋果未來的表現。Piper Sandler首席市場技術分析師Craig Johnson表示,蘋果最近的大跌已經使其股價處於折價狀態,這讓風險回報變得更具吸引力。“蘋果如今看起來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標的,人們可以在這個時候嘗試把錢投在這裡。蘋果依然有很好的資產負債表,有高度可重複的商業模式、良好的利潤率,而且蘋果正在回購相當多的股票。”

儘管目前蘋果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落後,但摩根大通指出,未來AI仍可能提振業績,就像5G升級在2020年推動蘋果股價飆升一樣,預計iPhone 17將是蘋果首款“人工智能手機”,2026年iPhone的銷量將加速至2.4億部。

汪毅對記者分析稱,未來特斯拉及蘋果存在“翻盤”的機會。其中,蘋果的機會較大,通過停止對車的投入,蘋果也加入了AI大模型的陣營。蘋果擁有非常大的用戶體量及完善的生態環境,有豐富的AI落地場景,看好蘋果的逆勢翻盤。關於特斯拉,市場對今年的業績預期偏負面,今年建議重點關注FSD的滲透率提升情況、是否能進入中國市場以及特斯拉新車型的量產情況。

未來能否重振雄風?

上週七巨頭市值合計蒸發9500億美元,遠超2022年1月創下的8720億美元前紀錄。而且在今年一季度美股的漲幅中,科技股的作用已經大幅減弱。在近期一系列逆風過後,未來七巨頭將走向何方?

Jerry表示,大型科技股本週開始將陸續公佈業績,七巨頭中特斯拉、Meta、微軟和谷歌將先後登場。財報是會成爲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挽狂瀾於既倒?這是投資者迫切想知道的答案。本週的科技股財報將是對市場的重要考驗,打頭陣的特斯拉財報對公司自身的股價以及市場信心都至關重要。

一方面,在巨大的漲幅過後,科技巨頭股價顯然面臨不小消化壓力。舊金山Osterweis資管在4月初發布的報告中表示,自198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中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在接下來3年和5年的週期內,年化表現要比指數低2%和2.3%。

作爲AI熱潮領頭羊,英偉達這隻“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要到5月22日才公佈財報,未來能否持續滿足投資者高期待值仍要打上問號。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Anthony Saglimbene表示,英偉達實際上是一家表現超出預期的公司,但就科技行業整體而言,尤其是涉及人工智能主題的公司,投資者在利潤方面變得更加挑剔了。投資者希望看到企業真正出現人工智能帶來的增長,或者至少他們有一個可靠的計劃,通過人工智能實現增長。

汪毅對記者表示,對於AI熱潮的延續性,建議重點關注AI應用商業化落地的進展,如有較大的突破,巨頭有望強化AI方向的CAPEX,將有利於英偉達等上游廠商的業績提升。

儘管科技巨頭近期利空不斷,但過度看空並不可取。根據DataTrekResearch的數據,年初至今,分析師已將七巨頭的第一季度盈利預期上調了5.5%,剔除表現不佳的特斯拉,這一預期躍升至10%。七巨頭全年的盈利預期已經上調了3%以上,而標普500指數的整體盈利預期基本沒有變化。

NewEdge Wealth首席投資官Cameron Dawson表示,大型科技公司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基本面表明該組合屬於防禦性和安全性的投資,與其他領域相比,科技巨頭對美聯儲降息次數的敏感性更低,所以能在這種環境下跑贏大盤,在短期內值得買入。

富有韌性的美國經濟也給大型科技股帶來好消息。Carson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指出,目前爲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高利率會嚴重衝擊美國GDP增長或影響企業盈利,持續的經濟增長將爲大型科技股提供機會,七巨頭即使在降息幅度很小的情況下也能繼續表現出色。

整體而言,未來有喜亦有憂。汪毅對記者表示,七巨頭接下來的有利因素包括美聯儲降息、AI爆款應用出現推動算力需求暴增。同時也要警惕AI商業化程度不及預期、地緣政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