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當保母 孩童語言發展較遲緩
家長常用手機陪伴孩子,容易導致孩童語言發展遲緩。圖爲新聞示意照片。(莊哲權攝)
臺灣3C產品普及率高,臺東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吳欣宜發現,多起父母用3C產品安撫或陪伴孩子,以致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案例。她說,手機成癮的孩童也會有注意力、動作、情緒發展上的負面影響,大力疾呼:「不要再把手機當保母了!」
3歲的小惠(化名)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坐在位置上5分鐘、轉換玩具快速、說不出常見物品名稱,且情緒容易激動、沒有一刻能靜下,只會講機機(手機),今年9月準備上幼兒園,但經治療師評估,3歲能力退步至1歲半。
臺東縣早療協會李姓教保員說,接觸小惠是在她2歲3個月時,正是孩子學習語言最快的黃金時期,但當時她不會說話也不會模仿聲音,幾乎都用指的。經深入瞭解,小惠的媽媽常給她手機讓她保持安靜,加上沒有兄弟姊妹,因而無學習對象,也無人管教,長期由3C產品陪伴,媽媽要用手機時,小惠還會去搶,不給就哭鬧。
3歲多的「小鈞」只會發出一串沒有人聽得懂的聲音,甚至連媽媽也不知道兒子在說什麼,卻脫口說出yellow、red英文單字,原來媽媽工作一忙起來,會讓兒子玩手機裡的遊戲,小鈞就這樣學到的。
吳欣宜表示,「語言發展遲緩」是國內孩童發展遲緩類型的最大宗,成因又以環境刺激不足爲首要原因,她也強調,語言是用來人與人的溝通,應給孩子足夠「對答」的練習機會。
吳欣宜指出,「手機保母」對0到6歲孩童發展的影響爲全面性,除了造成語言發遲緩以外,對情緒、動作發展及注意力都有影響。
她進一步說明,這樣的孩童因缺乏與家人互動,無法正確表達及察覺情緒;也會因長時間坐着看手機,運動量不夠而造成肥胖,大動作包括走路、上下樓梯、跑步的發展,精細動作比如吃飯、堆積木、扣鈕釦的日常生活操作,都會出現負面影響;孩童雖然可以持續很久盯着手機,但事實上因3C產品畫面不斷變動,會造成無法維持注意力。
吳欣宜提到,臺東語言治療師不足,即使孩子經確診需要接受語言治療,也無法即刻排到,必須等候,早療恐怕變晚療,但也不能全靠醫院,父母親有很大責任,千萬不能再把手機當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