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童發展遲緩 雲林縣最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鬱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約爲6-8%;然而,以家扶基金會(102年)經濟弱勢兒童發展篩檢來看,發生率竟爲10%,明顯高於平均值。特別是在鄉村地區雲林縣,兒童疑似發展遲緩的機率更高達27.2%,顯示經濟弱勢家庭,容易面臨較高的風險承擔及社會成本

▲1成弱勢兒童發展遲緩 雲林縣最多!(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由於偏遠鄉鎮早療療育資源不到位、且地處於交通不便區域家長路途跋涉到都會區接受療育;加上偏遠地區家庭結構多屬單親隔代教養或新住民家庭,其家庭參與療育的量能往往也明顯落後。

從家扶基金會目前提供早療服務的五個區域(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來看,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比例最高者爲雲林縣(27.2%),遠遠高於都會型臺中市(5.4%)及臺北市(7.9%)。顯見鄉村型地區仍面臨療育資源不足、家長對兒童發展概念普及情形

日本早療權威研究指出:「6歲以前有障礙孩子,給他適當的復健、教育,比起6歲以後纔開始接受,效果差距倍數是30倍。」換句話說,0-6歲兒童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

不過,家扶基金會周明泉執行長感慨,許多家庭常因經濟壓力、資源不足,被迫放棄早療。若扣掉健保等社會補助,多重障礙兒早療費用,一年最少也要超過60萬元,光是站立架、特殊餐具,扣掉補助每個人也要上萬元,絕非普通家庭可承擔的費用,更何況是家扶所扶助的家庭。

孩子的成長不能等,爲了號召更多民衆伸出援手,幫助貧童長大!家扶基金會推動偏鄉「三早」計劃,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呼籲民衆以捐款行動,支持投入偏鄉匱乏的資源和人力,讓每個等待幫助的偏鄉兒,都能擁有健康長大的機會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