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首個針對實體腫瘤細胞療法進入臨牀

3月12日(星期二)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首個針對實體腫瘤細胞療法進入臨牀:對癌症治療意義重大

.經過35年的研究與發展,一種從患者體內腫瘤提取免疫細胞進行治療的方法正式進入臨牀應用階段。目前,美國已有20餘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開始接受所謂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療法,該療法能夠精確識別並消滅癌細胞。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這項名爲“黑色素瘤新藥TIL療法(lifileucel)”不僅是首個獲批的TIL治療方案,也標誌着首次將免疫細胞療法用於實體腫瘤如黑色素瘤的治療。儘管CAR-T療法在治療血癌方面已取得成效,但其應用範圍僅限於血癌,如白血病。

TIL作爲一種天然存在的免疫細胞,通過識別並攻擊癌細胞表面的抗原,深入腫瘤內部進行清除。臨牀試驗顯示,TIL療法已讓部分黑色素瘤患者的病情得到長達20年的緩解。專家認爲,這一成就將爲使用TIL治療包括肺癌和胰腺腫瘤在內的其他癌症開闢新道路。

2、澳大利亞土著的“刀耕火種”至少始於1.1萬年前

通過天坑沉積物中保存的木炭分析,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土著人實行的“火棒農業”(fire stick farming)歷史至少可追溯至1.1萬年前。這一發現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

“火棒農業”是澳大利亞土著文化與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景觀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在旱季初期在一塊塊土地上引入頻繁的低強度火災,形成“馬賽克”模式,這種方法不僅對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也在環境上發揮着關鍵作用,尤其是通過減少可燃物質來降低晚期旱季可能因雷擊等原因引發的大火強度。雖然已知人類在澳大利亞大陸連續居住了至少6.5萬年,但人們對他們何時開始實施“火棒農業”知之甚少。

3、艾滋病毒感染者成爲新一代減肥藥的最新受益者

研究表明,如果新一代減肥藥早期治療效果的數據得到確認,它們或將成爲解決由抗艾滋病毒藥物引起的代謝問題的關鍵。

上週,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的逆轉錄病毒和機會型感染會議(Conference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上,公佈的研究表明減肥藥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不僅能助艾滋病毒感染者減重,還能減少與脂肪堆積相關的某些病狀,這在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尤爲常見。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中心的醫生表示,艾滋病毒感染者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正在上升,這促使受影響的個人和醫療提供者對司美格魯肽等藥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儘管如此,迄今爲止針對這類暢銷減肥藥對艾滋病毒感染者影響的研究還很少。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開花植物的興起推動螞蟻多樣性爆發

隨着春天的到來,北半球迎來了第一批花蕾,這不僅預示着季節的變換,也再次凸顯了被子植物在自然進化中的獨特作用。被子植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花植物,在大約1.5億年前的迅速崛起,促進了螞蟻種類的驚人多樣化與擴散,爲許多後來的螞蟻物種提供了生存的契機。與此同時,一些早期的螞蟻物種卻因爲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而滅絕。

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通過結合大量的螞蟻化石和DNA數據,證實了一個存在近20年的假說:開花植物的繁榮成爲了昆蟲成功演化的關鍵因素。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1、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被水覆蓋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嗎?

通過分析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收集的數據,科學家發現了一顆位於地球數光年之外、完全被水覆蓋的系外行星TOI-270 d。然而,這個水世界的深海溫度可能異常熾熱,就像一鍋沸水,使其與地球大相徑庭。

科學家們利用尖端技術深入研究了TOI-270 d的大氣組成,出乎意料的是,他們未在該行星上檢測到氨的跡象。雖然基礎化學理論預測,在富含氫的大氣中應當存在氨。然而,天文學家也認爲,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極高。如果存在海洋,這種化合物將在大氣中被耗盡。專家們將TOI-270 d解讀爲一個海洋世界,其下覆蓋着水海洋,而上方是富含氫的大氣層。

在探索TOI-270d的大氣組成時,天文學家們不僅發現了水的存在,還檢測到了二硫化碳的跡象,這一發現與地球上的生物過程緊密相關。然而,研究團隊強調,在評估TOI-270 d的生命可能性時,必須保持謹慎。未參與這項最新研究的其他科學家也呼籲進行更多的觀測工作,以便更準確地理解這顆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及其擁有海洋的可能性。

2、爲什麼人們會陷入過度思考?如何擺脫這種心理折磨?

過度思考,這種心理狀態通常與焦慮、緊張緊密相關,除了這些主要因素,低自尊、不安全感及經歷的創傷事件也是導致人們過度思考的常見原因。

對於如何跳出這一困境,專家提供了幾條建議:首先是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情緒,當不斷有思緒涌入腦海時,應用以情緒爲中心和以問題爲中心的策略能夠帶來幫助;其次是專注於問題本身,如果你的想法關乎過去的事,思考自己將如何應對,並制定計劃來處理這些想法可能帶來的影響。

3、新芯片可加速6G技術發展,實現更快的無線通信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新型半導體芯片,使得更小型的設備能在更高頻率下有效運行,這一進展標誌着通信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並將滿足未來6G通信技術對更高頻率和更大帶寬的需求。

科技行業努力推進6G技術,該技術計劃採用超過20GHz的頻率。在這一頻率範圍內,可用的帶寬將更加廣闊,預計數據傳輸速度將達到5G的100倍。然而,更高的頻率會導致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更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6G技術的開發過程中,高效的數據傳輸方式至關重要。

與傳統依賴單一發射器和接收器的方法不同,大多數5G和預期的6G技術採用相控陣技術。這種技術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小型化設備中實現高效率。

康奈爾大學的專家們成功開發了一款具有創新性的微芯片,該芯片通過引入必要的時間延遲技術,實現了信號在不同陣列間的精準對齊,避免信號散失。他們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在論文《超緊湊準真時延增強無線信道容量》(Ultra-compact quasi-true time delay for boosting wireless channelcapacity)中。

該項研究通過將一系列3D反射器巧妙串聯,構建了可調諧的傳輸線路,創造出的集成電路僅佔地0.13平方毫米。儘管體積小於傳統相移器,但其能將無線陣列的信道容量提升近兩倍。這一技術進步不僅將顯著提高數據傳輸速度,還將使手機用戶享受到更快速的服務和更大量的數據傳輸。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一種血液測試方法可準確檢測某人24小時未睡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和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出一項創新的血液測試技術,能夠準確識別人是否在過去24小時內未曾睡眠。

此項技術通過分析血液中的特定標誌物組合來實現。在受控的實驗室環境下,這套方法能夠精確預測志願者超過24小時的清醒狀態。

該血液測試的準確率高達99.2%,即使在僅對單一樣本分析的情況下(類似常規的診斷性血液測試),其準確度也能達到89.1%,表現出色。

鑑於全球約20%的交通事故與睡眠不足有關,研究人員期待這一技術未來能夠助力快速簡便地識別出缺乏睡眠的駕駛員。此外,該測試方法還適用於其他需要高度警覺的工作環境,以預防由於失眠引起的潛在風險。

2、改變蛋白質摺疊如何驅動多細胞進化:一種引導多細胞生命進化的新機制

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 )與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創新研究中,研究團隊運用了名爲“實驗進化(Experimental evolution)”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的“多細胞長期進化實驗Multicellularity Long Term Evolution Experiment ,MuLTEE)”中,實驗室酵母正在演化出全新的多細胞功能,這一過程使研究者能夠深入探究這些功能是如何出現的。

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基於新型多細胞特性的非遺傳機制,該機制通過調節蛋白質摺疊過程中的伴侶蛋白Hsp90的表達而發揮作用。隨着雪花酵母體積增大、變得更加堅硬,這些幫助其他蛋白質獲取其功能形態的伴侶蛋白的表達逐漸減少。

3、研究發現水影響膠原蛋白組裝過程

水決定了生命:人類四分之三是水。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of Amsterdam)領頭的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之一——膠原蛋白的結構形成,水分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項成果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揭示了水在膠原蛋白分子自我組裝過程中的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通過使用重水(D2O)代替普通水,可以調控膠原蛋白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進而影響其自組裝過程。此項研究成果對於深入理解遺傳性膠原蛋白相關疾病(例如脆性骨症)導致的組織結構衰敗提供了新的視角。(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