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臺卡位戰 華視總經理:一切還在進行中

中天新聞臺12日下架後,52臺替補頻道成爲關注點。圖爲公廣集團申請52頻道舉行記者會華視總經理莊豐嘉(左)、公視代理總經理徐秋華(右)表示,有信心進入52臺。(陳怡誠攝)

中天新聞臺12日下架後,52臺替補頻道成爲關注點。NCC雖呼籲「給公廣集團機會」,但目前沒有系統業者送件華視新聞資訊臺。業界分析,華視在費用談判經營人力地方政府意見諮詢上,進駐52臺仍有難題待解。

對此,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表示,一切還在進行中,在有結果之前都是商業機密,也無法對外公開說明,「各方都在角力,還在談判中。」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日前呼籲「給公廣集團機會」,公廣集團也召開記者會表示「前進52臺當仁不讓」。不過,目前還沒有系統業者送件申請以華視新聞資訊臺替補。

依照業界慣例,中天新聞臺的頻道代理商中嘉數位旗下全球數位媒體,如果中天新聞臺下架,基本上業界會尊重原代理商改送的新頻道。中嘉數位在11月19日送件寰宇新聞臺替補52臺。

不過,中嘉數位法務趙培培在8日「換照,排頻,與電視政策:市場機制或積極治理?」座談會上表示,對系統業者來說,哪個頻道替補52臺,表面上很單純,但是頻道授權方式很多樣,實際上是很複雜的議題

至於外界關注的華視新聞資訊臺,趙培培表示,華視新聞資訊臺在新聞區塊是可以被考慮的選項,除了NCC公開呼籲外,公廣集團也召開記者會宣示投入資源做不一樣的新聞。如果只是短期追求收視率,長期而言對新聞平臺不見得是好事

趙培培指出,如果有更願意投入資源、關注公共利益、重視查證的電視臺,也許可以在商業臺裡創造不同的指標。中嘉也關注能不能有頻道可以帶動其他頻道改變。

業界分析,華視新聞資訊臺目前在有線電視系統上架還不到2成,如果真的想進駐52臺,還有幾項挑戰,包括商業機制下如何談判授權費,目前雙方仍難有交集;人力能否支持製播全時新聞臺;以及就算成功申請送件,地方政府是否會同意移頻,仍充滿未知數。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華視新聞資訊臺是衆多候選頻道之一,頻道上下架是商業機制,各頻道都有機會,只要商業協商談妥。NCC後續會按照程序函詢地方政府意見、考量產業競爭與多元內容消費者權益等議題,綜合審理移頻。

根據NCC資料,華視在2012年獲得NCC營運計劃變更許可,把健康休閒頻道變更爲新聞資訊臺,可以製播新聞。

華視執照效期到2025年6月30日,華視目前旗下有5個頻道,包括華視主頻、華視教育體育文化臺、華視新聞資訊臺、國會頻道1臺與國會頻道2臺,這5個頻道都可以上架有線電視或MOD。(編輯:郭無患)10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