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餐旅歇業 國內經濟進入陣痛期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蔓延,爲避免羣聚感染,許多民衆減少外出,臺北101周邊商辦未見昔日人潮,宛如空城。(陳怡誠攝)

面對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工商業界「急了」!商總主席賴正鎰直言,目前餐飲旅遊約有5成的店家歇業、無法營業,疫情若不控制,恐怕到了7月都倒光光學者憂心,臺灣經濟經歷陣痛期」,全年經濟成長率別說保5%,保有4字頭應該已達極限了。

商總正在調查服務業受到疫情衝擊的情況,初步觀察已有部分產業面臨「業績歸零」的危機,像是遊覽車業、大型婚宴會場飯店業展覽會場等,在疫情嚴峻下,沒營收是不爭事實

小黃賺不夠付油錢

商總舉例,甚至是在高鐵車站排班的小黃司機,一天接不到2、3個客人,甚至賺不到500元,所花燃料、油錢都比賺得還多,小黃司機不免感嘆「要不是有妻小、房貸,誰願意冒生命危險賺錢」,政府卻只能要民衆「共體時艱」,但是這個艱困得讓很多人都活不下去!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有些連鎖店之前拓店成本還沒有收回,遇疫情後,業績下降速度相當要命!根據調查,業績降3成的佔了80%以上、業績掉一半的也有50%以上。

企業數位轉型挑戰

李育家指出,現在在外界說,人員分流、數位轉型,很多小微企業就幾個員工怎麼分流?數位轉型不是買筆電,後面還有系統、設備誰來負擔?

經院院長張建預測,三級警戒延長應該不會超過6月底,研判臺灣經濟只是「短期」陣痛;臺經院預測全年成長5.03%,本來有機會上修,卻遇到這波疫情,現在上修的機率下降了。

第2季GDP恐負成長

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徐之強表示,4月出口內需消費皆暢旺,原本預期第2季經濟表現呈「雙位數」成長,但警戒升級至三級後,嚴密的人流管制,不僅餐飲、百貨生意慘澹,連買房購車大額耐久財的消費都停滯,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恐怕會出現「負成長」。

雪上加霜的是,疫情爆發又缺水缺電,徐之強認爲,對經濟衝擊的負向因子一次出現,對今年經濟成長不容樂觀,先前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4.2%,有把疫情的變數算進去;比較慶幸的是,高科技訂單仍跟隨國際景氣,目前出口尚未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