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三部曲:選前緩漲,選時凍漲,選完大漲?
文/趙靖宇
4月2日起油價大幅調漲,民衆擔心恐引爆一波物價上揚,荷包又不保,政府說臺灣的油價已經比其他國家便宜,但請問我們的薪資水準有比人家高嗎?政府呼籲民衆共體時艱,多搭乘大衆運輸工具,請問離開臺北市之外的其他縣市有這麼多捷運和公車嗎?
有位網友標題下的真好,「謝主隆恩」,況且這不是第一次馬政府上臺施予子民恩澤,2008年 ,520就職大典纔剛舉行完,首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在5月27日晚間無預警宣佈調漲油價,95無鉛漲3.9元,比現在漲的還多,我爲什麼記的這麼清楚呢?因爲正在趕計程車上通告,政府一宣佈,馬上手機一響,財經節目議題抽換成討論油價,我那時心想的一句話,正是「謝主隆恩」啊!
同年7月初,95無鉛再漲1.6元,達36.1元,一個月內連漲兩次,當時的民怨如排山倒海而來,不會比現在少,加上沒多久發生八八風災,馬政府遭受空前執政危機,不過,政治人物很聰明,只要有人下臺,有人負責,他們知道民衆是心軟的,民衆是健忘的,忘了政府曾是那麼粗糙的對待我們,可以再一次重施故計。
回顧2008年國際油價衝上歷史新高的那一年,政府說不得不調漲的幾大主因,第一、民衆囤油危及公共安全;第二、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國際油價漲幅已超過43%;第三、前政府實施油價凍漲,導致強大壓力鍋要爆開;第四、中油虧損。
劉內閣宣佈採取「一次漲價,多元吸收」,由使用者負擔六成,政府及中油各負擔兩成的方式分擔漲幅,且說此補助措施沒有期限,並同步調降調降貨物稅、關稅。
國際油價確實在2008年暴起暴落,七月份創歷史新高147元,隨即一路崩落,既然漲的理由是國際油價的壓力,照理國際油價下跌,油價理應跟着調降,在輿論壓力下,油價自2008年8月之後改採每週浮動機制,2009年1月,國際油價跌到30多美元,以95無鉛爲例,中油也降到23塊多。
金融海嘯過去,2009年下半年油價又很快飆高,到年底又站上90元大關,同期95無鉛又漲回30元之上;2010年8月油價曾回落至70元,入冬之後油價開始蠢動,12月,正是冬季用油的高峰,油價一向易漲,10月底歐洲提早下暴雪,氣候顯不尋常,就在此時,政府改採取「油價緩漲機制」。
所謂緩漲當國際油價超過100美元時,其漲幅半數由中油吸收;而當油價超過120美元時,則由中油、政府吸收三分之二的漲幅,油價越漲,補貼越多,政府真的是體恤民間疾苦,而且經濟部說,啓動緩漲機制之時,國際油價約在80元,負擔的起。
2010年底,歐洲雪災災情頻傳,紐約輕原油收盤衝上91元,95無鉛漲到31元,跨進2011年,沒多久,中東爆發茉莉花革命,造成國際油價快速站上百元大關,緩漲機制也壓不了國際油價暴衝到113元,2011年4月,95無鉛漲至33.2元,其中中油每公升要吸收2.7元。
2011年8月初,美國遭調降信評的全球股災前夕,95無鉛還有32.2元,隨後一連串的歐債風暴,油價曾一度回軟至80多元,到了12月,國際油價又漲,收盤已達98美元,跨進2012年1月,國際油價穩穩站上百元,95無鉛始終保持在31.3元,經濟部說油價不調,讓大家開心跨年。
國際油價爲何再度衝關,主因在於伊朗自2011年12月24日起在荷姆茲海峰展開軍演,中東緊張情勢升高,而臺灣呢?正在如火如荼的選總統。
恕我花了一些文字從2008年馬政府上臺到連任這四年的國際油價走勢和政府採行的因應措施交待一遍,看完之後,我相信各位跟我一樣,想請問馬政府四點:
第一、看過2008年國際油價上沖下洗,經歷過調漲油價造成民怨的危機,即便不是同一內閣成員,應該更有智慧和經驗處理油價問題,能力有差到竟又拿出無預警調漲油價高達一成的爛招?
第二、這四年來遭受金融海嘯和歐債風暴的洗禮,也見識過地緣政治不安的震撼,國際油價已非基本面單一因素所能影響,在國際熱錢的炒作之下,波動幅度劇烈,油價連續三年都觸及百元,爲何政府不能隨機應變,非要等到火燒屁股纔要大幅調漲油價?
第三、緩漲機制實施不久,油價就因歐洲雪災和中東茉莉花革命再次引發油價飆漲,即有新聞指出中油在緩漲政策下,吸收一半漲幅,導致每個月都在虧,緩漲機制早有修改,甚至取消的必要,2010年12月實施至今長達一年三個月,政府卻願意讓中油吃這麼久的悶虧,若中油財務真的吃緊,爲何不提前喊卡?
第四、中油油價的算法是用D7B3,意即杜拜原油七成,布蘭特原油三成計算出來,會高於以上我所引用的紐約輕原油報價,但國際油價走勢幾乎同步,漲幅也差異不大,2011年8月到2012年初,國際油價漲幅已逾一成,國內油價不漲反跌,1月份還一直不動,直到2012年2月,國際油價也漲了一成,政府卻開始週週調漲油價,跨年時間點剛好碰上選舉,難道執政黨選前自行凍漲,選後自動解凍嗎?
臺灣沒有產油,所有用油都靠進口,政府也好,民營企業也好,賣油得照國際油價走,當然多少加上一點利潤,沒有人要做賠本生意,所以國際油價漲,中油跟着漲,合情合理,有一點常識的人,溝通一下就懂,有補貼最好,沒有就認了,不要搞個選前緩漲,選時凍漲,選完大漲,悲哀的是人民再次給了你選票,卻再一次被粗糙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