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生風險最高 臺大研究:國人大腸癌風險「1980年出生」達頂峰
臺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李文宗團隊發現,臺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世代效應顯著,1980年代後出生的「七年級生」罹癌最高,爾後出生者風險下降。記者林琮恩/攝影
臺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在男性排名第一、女性排名第三。臺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臺灣結腸直腸癌發生率世代效應顯著,1980年代出生的「七年級生」罹癌最高,之後出生者風險下降。學者說,此類癌症發生與飲食有關,臺灣西化程度在1980年代後達到頂點,因此之後風險可能趨緩,但依國際經驗,未來也可能止跌回彈。
臺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李文宗說,團隊以公衛模型去除年齡本身對罹癌風險的影響,單就世代因素來看,臺灣50至79歲民衆,結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在2010年達頂峰,這與篩檢政策有關;50歲以下民衆,結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但愈年輕民衆發生率上升幅度愈小,女性25至29歲族羣甚至下降,這是「世代效應」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隨出生世代愈晚,臺灣民衆罹患結腸直腸癌風險愈高,以1980年爲分野,男性在1980年以後出生者,風險仍上升但趨勢變緩,女性則在1980年達到頂峰,後續呈現下降趨勢。反觀西方國家,早期結直腸癌風險平穩或下降,在1960年後出生者,風險急劇上升,與臺灣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相反。
李文宗表示,臺灣飲食及生活習慣西化,食物多油、多紅肉,並缺少運動,導致早期出生的民衆,結腸直腸癌罹癌風險增加,研判至1980年代,西化程度已「趕上西方」,因此大腸直腸癌風險趨緩並下降。但西方國家在1960年代後出生者,罹癌風險趨勢突然上升,目前仍找不出明確原因,臺灣日後恐會步上後塵,大腸直腸癌風險止跌反升,但具體時間點無法預估。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說,影響結腸直腸癌罹癌風險的因素包括人類腸道菌、畜牧業肉品等,「我們吃到的肉,與父母吃到的肉是否相同,影響罹癌風險」,依研究結果來看,40多歲民衆是罹癌最高風險羣,這年齡是家庭收入支出,從社會、家庭層面來看,影響甚鉅。
另,政府推行大腸癌公費篩檢,影響大腸癌發生率。2010年公費篩檢規模擴大,研究團隊發現,同年結腸直腸癌發生率開始受到影響,男性族羣在2010年後,結腸直腸癌發生率每年下降3.4%,女性族羣則在2010年後,每年發生率下降3.1%。
美國癌症協會等多個單位,建議下修大腸癌篩檢年齡至45歲,衛福部日前亦承諾,將於明年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李文宗表示,研究團隊以公衛模型推估,若臺灣在2025年將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截至2035年,可減少1806位民衆罹患結腸直腸癌;若至2030年才下修年齡,至2035年,僅能減少429位民衆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