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阿公愛畫畫!曾安福「墨舞世界」140件畫作開展

▲「書畫寄情安福墨舞世界」即日起到5月7日(一)止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舉辦,由現年81歲的客籍畫家曾安福(右)展出140餘件作品臺北市客家自強會黃秋鳳(左)到場致賀。記者徐恩樂/臺北報導

現年81歲的客籍書法家曾安福,在隸、草、篆、行等各體書法有深厚基礎,20多年前跟隨嶺南畫派大師刑萬齡學畫,他不像主流畫家專研單一題材畫風盡攬山水草木人物,每幅畫寫實真摯,充滿濃濃故鄉情懷,今(29)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藝廊舉辦「書畫寄情曾安福的墨舞世界」開幕茶會,臺北市客家自強會理事長黃秋鳳、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曾年有等貴賓皆出席祝賀展期即日起開展至5月7日(一)止。▲▼「書畫寄情曾安福的墨舞世界」畫展主題豐富,多以山水、文物花鳥與書法創作。「書畫寄情曾安福的墨舞世界」共計展出140餘幅作品,題材多元豐富,從文物畫《觀音像》、《鍾馗》到傳統風景花草《富貴長壽》、《鵬程萬里》等,每幅畫傳承中國傳統水墨技法線條俐落鮮明,蘊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純真意境。曾安福是桃園新屋客家人,擔任土地代書40多年,畫畫和書法是業餘興趣,最早追隨書法名家彭秀沐王敬先學習書法。

「我不是科班出身,做代書多多少少對筆墨有興趣,」第一次辦畫展地點就在中正紀念堂,眼前阿公級的書畫家態度謙和:「沒有畫很好,只是很傳統啦!」曾安福說,書法作品較多是隸書體,後來有機會習畫,慢慢摸索出熱忱巔峰期可以一整天坐着畫畫,將生活中的視野透過紙墨逐一紀錄,直接提筆揮毫,雖然年過80歲,至今他仍不斷創作,「年紀大眼睛不好,以前一幅畫花幾天完成,現在要很長時間。」從臺北市職業土地代書退休後,曾安福致力推廣客家文化,每週兩次到客家書法班擔任指導老師,用筆墨之美凝聚客家鄉親情感

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曾有年說,「農曆年曾老師一定帶書法班學員公園春聯送給大家,佩服他退而不休的精神。」認爲曾安福的畫風和書寫內容貫徹親情家庭孝順詩文題字也多投射客家文化意識,創技法非常寫實真誠。「書畫寄情曾安福的墨舞世界」展覽即日起5月7日(一)止,每天早上9點至晚上6點,地點在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