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國人有牙周病 沖牙機可替代刷牙? 牙醫師這樣說

衛福部統計,臺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8%,牙醫師蔡宜峰指出,臺灣人普遍不愛用牙線,因此罹患牙周病的狀況相當普遍。本報資料照片

牙齒健康關乎老年生活品質,因此口腔保健相當重要。不過牙醫師表示,臺灣人的潔牙習慣中,並不愛用「牙線」,因此牙周病情形普遍,正確的步驟爲牙線搭配牙刷,市面上許多衝牙機也能夠協助清潔,但主要作用爲「清除食物殘渣」,應該與牙線搭配使用。衝牙機業者也提醒,由於衝牙機水壓較強,除非特殊設計,否則7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8%,主要爲口腔清潔不良造成牙菌斑產生、牙結石形成,或沒有定期洗牙,逐漸形成牙周病。若要預防,餐後、睡前得刷牙,每次至少2分鐘,使用含氟量超過1000ppm以上的牙膏,並且定期口腔檢查,健保給付滿12歲民衆每6個月洗牙一次。

兒童牙科醫師蔡宜峰表示,正確的清潔牙齒應包含牙線與牙刷,而臺灣人普遍不愛用牙線,因此罹患牙周病的狀況相當普遍,而成年人30歲過後牙齦會逐漸萎縮,因此齒間的縫隙會變大,這是牙周正常的退化現象,但牙縫變大就會增加塞入食物殘渣的機會,得用牙線剃除,若有衝牙機也可輔助使用。

現代人對於一口整齊的牙齒相當注重,接受牙齒矯正的民衆也不在少數,而傳統矯正得透過金屬絲線來拉動牙齒,連帶增加潔牙難度。因此想透過輔助器具解決困難,例如衝牙機,牙間刷等等。

「衝牙機並不能替代刷牙、牙線使用。」蔡宜峰指出,衝牙機是透過物理原理將牙齒周圍的食物殘渣沖掉,主要清潔大塊的食物,但「牙菌斑」並沒有辦法清除,因此若要透過沖牙機潔牙,第一步可先使用衝牙機去除食物殘塊,第二步使用牙線將每個齒間清潔,第三步則使用牙膏刷牙,最後若有漱口水,可用漱口水將牙膏泡沫漱掉,做到以上就算是相當完整的潔牙了。

不過,衝牙機並不是所有年齡層適用。寶可齡董事長李健齊表示,對於7歲以下的孩童來說,一般衝牙機的設計上水壓、水柱較強,加上孩童口腔尚在發育,太強力的衝力容易受傷,除非是特別設計過降低水壓等設計,否則都不會建議7歲以下孩童使用。

蔡宜峰也說,衝牙機水柱較強,而小孩子的手部控制能力沒有那麼好,一來沒有辦法衝到正確的位置,無法正確衝牙;二來則水柱較強容易有危險,通常得要8、9歲的小朋友纔有辦法較爲精確的控制手部微小動作,也纔會建議使用衝牙機。

蔡宜峰提醒,衝牙機是口腔清潔的工具,無法替代牙線、刷牙,但國人不愛使用牙線,若手邊有衝牙機可使用,確實好過甚麼都不用,但牙齒不僅有舌側、頰側面,牙齒之間的連接面若沒有用牙線,其實無法刮除牙菌斑,建議最好從小開始訓練使用牙線,衝牙機則以協助清潔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