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公投:多元性別造成孩子混淆 伴侶盟:不教怎麼防霸凌?

▲公投意見說明會第11案第2場次意見說明會。(圖/翻攝自中選會直播

記者賴於榛/臺北報導

公投意見說明會6日展開第11案「反同志教育」公投第二場次意見說明,正方代表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常務理事楊郡慈指出性別光譜彈性的,多元性別讓孩子真的造成混淆,強調sex與gender不同,生理性別認識怎麼會是多元的?「身爲家長我想要問爲何我的法律要強迫我們的孩子學習這些內容」;伴侶律師許秀雯則說,性別平等教育要教導的就是破除刻板印象與偏見、消弭歧視,「要認識,纔可能談尊重;不教怎麼防霸凌?」

被簡稱爲愛家投案之一的公投第11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6日展開第二場次意見說明會。

率先說明的楊郡慈拿出一張學習單,羅列問題包括「你喜歡男生還是喜歡女生?你喜不喜歡現在的性別?如果你可以決定性別,想當男生女生?」並指出這樣的學習單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生理性別」、「國中就告訴孩子,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你可以去動變性手術」。

楊郡慈指出,其實高矮胖瘦、資優與否都會有霸凌情形出現,男生會有肢體霸凌、女生之間語言霸凌,強調不是隻有性別教育實施與否,重點應放在生命品格教育,教導孩子認識生理性別,因爲這其中帶着父母的愛,並認爲肯認自己、認識他人與別人建立關係纔是性別教育的初衷,還說錯了的教材可以改,但是學錯的孩子,並不是輕描淡寫就可以改變的事實,反對同志教育影響到越來越多的孩子。

接着楊郡慈拿出放大版的護照,她說,護照上用sex標示生理性別,性別平等教育法則用gender,但這代表社會人格性別,她強調這兩者不同,不能混用,更說性別混淆的孩子在成人後自然形成定論,不需要刻意的引導。

楊郡慈強調,肯認自己,就會知道自己是獨特的,也會知道別人是獨特的,更說性別光譜是彈性的,多元性別讓孩子真的造成混淆,再次質疑到底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認識怎麼會是多元的?「身爲家長我想要問爲何我的法律要強迫我們的孩子學習這些內容」。

許秀雯則說,性別平等教育要教導的就是破除刻板印象與偏見、消弭歧視,「要認識,纔可能談尊重;不教怎麼防霸凌?」她指出,大人教導孩子辨識紅燈綠燈,是因爲不可能永遠牽孩子的手過馬路,就像如果孩子是視覺障礙,或是辨識障礙有問題,家長也會希望大衆可以考慮到孩子,公共設施設計有所輔助一樣。

對於愛家公投的訴求,許秀雯說其實這公投發起人最深的恐懼就是孩子接觸同志教育、跨性別教育就會變成同志、跨性別,但她認爲這沒有任何依據,並指出楊郡慈口口聲聲說要教孩子尊重,但卻又說不是否定同志教育,只是不教同志教育,同志教育帶給孩子傷害等等話語根本不合理,並表示LGBT是聯合國正式文字

許秀雯也拿自己舉例,她說國小三年級的時去老師家補習,有一個氣質陰柔的男孩也長得漂亮,卻遭很多男孩子戲弄,包括性方面的笑語,或是男生跟男生可以結婚嗎,課堂上充滿嘻笑與歧視,當時雖然沒有同志教育,但老師只在黑板上寫下「同性戀」,並表示這世界上也有男生喜歡男生、女生喜歡女生,也想要結婚的事情,而在場的打鬧跟不正經就停下來了,「用沒有偏見的方式呈現」。►►►第11案第2場次意見說明會看這邊

力推同志教育,許秀雯也知道不僅是小孩需要被教學,她說很多家長成長過程沒接受到性別平等教育、同志教育,因此很擔心自己孩子是否爲同志、會不會變成跨性別,「但這些事情會發生,往往沒辦法用非常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原因的。」

許秀雯還說,「我自己有個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和我生長在同樣的家庭,但他們都是異性戀,已經結婚生子,我的自我認同則是一名女同志──我們先天跟後天條件要找對照組很難找到更接近的了,那爲何他們成爲異性戀、而我成爲女同志?我們可能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父母沒有因爲我是女同志而少愛我一些,我的父母經過學習,理解到同性戀是自然的,對我來說這纔是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