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遊戲產業的救星?
歐買尬在2008年時曾是年賺八個股本的遊戲公司,2015年時體認市場競爭激烈、血流成河,下定決心轉型,目前以提供電商工具及數位娛樂平臺爲主,另轉投資第三方支付爲主的綠界科技及電子支付的歐付寶。
至於遊戲業務,只維繫既有產品的營運,目前遊戲業務只佔營收的3%。
然而,正是AI時代的到來,令歐買尬重新燃起對遊戲產業的希望!最大關鍵是歐買尬可以「以小搏大」,簡言之,製作成本降低許多,包括人力大幅節省及製作時間有效縮短,歐買尬可以用最小成本製作出好遊戲,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遊戲製作的風險也大大降低。
對臺灣遊戲業者來說,目前遇到的窘境是,如果要製作大型遊戲產品,勢必要投入上千萬或數千萬的資金,萬一沒有受到玩家歡迎、國際授權不佳,不僅成本無法回收,還要認列損失。
以目前的國際產業情勢來看,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日本等國際公司的大型產品都不見得會成功,臺灣業者更是不敢貿然投大錢。
而當AI可以取代部分人工,又可以加速製作時程時,遊戲業者在成本壓力減輕下,對好想法和點子就有大膽嘗試的勇氣。不過,當看似AI有助產業發展時,另一個浮現的議題是,當美術、角色製作、場景繪圖、劇本撰寫及客服等都可以由AI來完成時,會不會引發相關人員的失業恐慌。
遊戲製作採用AI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還有許多企業會用人工智慧取代部份人力。
但AI專家也建議大家不要太擔心,Google臺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就表示,「AI可以創作很多東西,但不能取代人類的創造力!」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也強調,「愛與同理心是無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