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拯救遊戲中的“我爸是李剛”

10月16日晚,“官二代”李啓銘酒後駕車將兩名女生撞傷。他並沒有因爲此事表示愧疚,反而說出“我爸是李剛”這樣讓所有網民都憤怒的話,這句驚人之語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成爲最熱門流行語。一句“我爸是李剛”之所以觸犯衆怒,是因爲它是對社會公平的公開叫板。近日網絡上興起的關於李剛的“造句活動”正是人們自發形成的對特權階層的一種聲討。

我爸是李剛

而在網絡遊戲這個虛擬世界中,類似李啓銘這樣的玩家也隨處可見。他們仗着自身裝備的強大,到處欺凌弱小,對普通玩家進行秒殺,絲毫不留活路,而普通玩家們遇到這種情況,也只有忍氣吞聲,退避三舍;他們還會對普通玩家出言不遜,時不時就問候別人全家,仗着“財力雄厚”,購買大量“喊話道具”,用污言穢語刷屏辱人,盡顯“貴族”之囂張;他們在遊戲裡總是一擲千金爲紅顏,以炫耀裝備等的各種方式對MM進行挑逗,挑逗不成就仗勢欺人,威逼你與他交往,這種現象網頁遊戲裡更是瘋狂;他們總是漫無紀律,在公會橫行霸道,任意妄爲,組團副本時總是挑三揀四,指手劃腳,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嘴臉……這些玩家之所以能在遊戲中如此囂張,是因爲他們往往在遊戲中投入了大量資金,也就是所謂的RMB玩家。而遊戲廠商也會提供種種需要真金白銀購買的道具,讓他們花錢購買,享有普通玩家所沒有的“特權”。這些玩家通過這樣的“特權”在遊戲中獲得“強大的力量”,滿足了其自身虛榮、暴力等慾望。

筆者無意挑起這些“特權”玩家與普通玩家之間的戰爭,只是擔憂“特權”玩家在追求這種恃強凌弱的虛擬樂趣時是否會造成這些慾望會在現實生活中進一步發酵,違背現實社會中的倫理準則,有悖於“健康遊戲”的初衷。畢竟,網絡遊戲這個虛擬世界也是現實世界的一種映射,其基本關係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並沒有執法部門對種種“暴力行爲”進行約束懲罰,這種“不公”是否會逐漸激化玩家之間的矛盾,讓玩家們因此變得急功近利、恩怨分明、派系林立、殘酷冷漠,並將這種心理帶入現實生活中?

10月24日,李啓銘因涉嫌交通肇事犯罪望都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現實中的李啓銘爲他的囂張跋扈付出了應有的代價,而虛擬世界中的“李啓銘”們又有誰來拯救?或許這是一個值得遊戲廠商和管理部門思考的問題

良好的平衡性是一個遊戲得以長久維繫的根本保障,“特權”玩家雖然給遊戲廠商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也恰恰打破了遊戲的平衡,而遊戲廠商在追求盈利的同時,如果忽視了普通玩家玩遊戲的最基本的需求點“娛樂”,日久必失人心,造成玩家的大量流失。因此,玩家能否在遊戲中健康遊戲,遊戲廠商、的設置引導性是很重要的,譬如遊戲廠商、運營商可以削弱或取消那些能夠大幅強化遊戲人物能力的裝備和物品,對惡意謾罵和肆意“屠殺”的玩家予以一定的懲罰。畢竟,營造一個公平良好的遊戲環境中國遊戲行業的長遠發展和社會健康風氣的倡導都是不無裨益的。(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