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漲、紅利降,防守類產品如何買?
中新經緯2月18日電 (薛宇飛)2024年,紅利策略相關公募基金整體取得較好收益。而2025年以來,在科技、人工智能板塊不斷上揚的背景下,Wind數據顯示,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字樣的已成立基金,有3/4的產品在年內尚未取得正向收益。
紅利基金收益回調
今年以來,多隻與紅利策略相關的指數均出現小幅度下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2025年以來,上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價值指數分別累計下跌4.59%、4.36%,同期,中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的年內累計跌幅也接近4%,分別下跌約3.98%、3.94%、3.82%。
對比大盤指數,截至2月14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中證A500指數的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約爲-0.15%、3.22%、0.10%、1.45%。與紅利策略指數對比更明顯的是與成長類相關的指數,截至2月14日,北證50指數、科創50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爲18.60%、3.39%。
從公募基金收益表現看,據Wind數據,全市場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字樣的已成立基金共計有235只(注:同一基金不同份額,只統計一次),截至2月14日,2025年以來收益率爲正的基金共計有57只,佔比約爲24.26%。也就是說,有3/4的基金在年內尚未取得正向收益。
截至2月14日,全市場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字樣的已成立基金中,有數只基金的年內收益率在-5%以下。由永贏基金基金經理許拓管理的永贏股息優選2025年以來的收益率爲-5.82%,而在2024年,該產品的收益率爲27.36%。從2024年四季度末的持倉看,永贏股息優選有40.04%的股票倉位投資於港股市場,其中有29.68%的倉位投資於“公用事業”行業;有49.17%的股票倉位投資於A股市場,其中有25.21%的倉位投資於“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在永贏股息優選2024年四季報中,許拓稱:“仍然保留了對電力運營商的偏高比例配置。”從前十大重倉股的股價表現看,截至2月14日,中廣核電力(港股)、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港股)、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港股)、華潤電力(港股)、國投電力(A股)、中國移動(港股)、福能股份(A股)、申能股份(A股)、浙能電力(A股)、青島港(A股)的年內漲幅分別約爲-13.68%、-7.50%、-4.67%、-7.84%、-14.68%、4.31%、-8.02%、-10.64%、-6.18%、-3.51%,僅中國移動(港股)股價的年內漲幅爲正。
截至2月14日,工銀紅利優享、上銀國企紅利的年內收益率分別約爲-5.73%、-4.73%。據工銀紅利優享2024年四季報,該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爲紅利類基礎設施行業,包括電力、機場、公路、鐵路、港口、通信運營商、水、燃氣等行業。從2024年年末重倉股看,與永贏股息優選的多隻重倉股有重疊。據上銀國企紅利2024年四季報,該產品堅持高股息低估值央企國企的配置,主要爲銀行、交運、煤炭、電力等板塊。
除了主動權益基金,一些紅利主題ETF及其聯接基金的年內收益也出現超-4%的回撤。比如,截至2月14日,國泰上證國有企業紅利ETF、銀河上證國有企業紅利ETF、天弘中證央企紅利50指數、華泰柏瑞紅利ETF的年內收益率均在-4%至-5%之間。
啞鈴策略是否奏效?
華創證券在2月9日發佈的研報中分析,整體看,煤炭、交運、銀行的下跌是過去1個多月紅利資產下行的主要因素。對比各行業2025年預測淨利潤上修/下修公司比例,紅利資產當中的石化、煤炭、公用、交運等行業2025年業績預期出現下行。當前PPI仍處於調整區間,價格因素偏弱之下,週期資源品價格存在下行壓力,因而對相應板塊的業績預期形成壓制。
參考中證申萬煤炭指數、交通運輸(申萬)指數、中證銀行指數表現,截至2月14日,三隻指數2025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分別約爲-8.60%、-3.96%、0.71%。
華創證券還稱,當前存量資金在AI與紅利間相互切換。從數據看,TMT指數的成交額和換手率都在提升,而中證紅利指數的成交額和換手率有所下降。
“V觀財報”(微信號:VG-View)梳理髮現,近一兩年來,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在投資者教育過程中談到過啞鈴策略(注:又稱槓鈴策略)。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高級研究員兼投資助理馬悅對“V觀財報”表示,啞鈴配置策略是一種資產配置方法,其名稱來源於形狀類似啞鈴的健身器材,意味着在投資組合中兩端投資較多、中間投資較少。該策略通過在兩端同時配置風險特性不同的兩類資產來平衡風險與收益。通過這種組合配置,啞鈴策略可以在降低總體投資風險的同時,力爭獲得更多的收益。
當前,以科技股爲代表的成長板塊表現亮眼,而紅利策略代表的價值板塊尚未發力,啞鈴策略在今後是否能奏效?馬悅表示,“紅利+成長”啞鈴配置策略是通過同時投資高成長性的資產和更具防守型的紅利資產來平衡風險與收益。高成長性資產如科技股追求資本增值,防守型資產如高分紅股票提供現金流。
馬悅建議,投資者應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合理分配紅利與成長資產,風險偏好較低者可側重紅利資產,而追求高回報者可適當增加成長資產比例。建議採用多元化配置策略,分散風險,長期持有並定期調整組合。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顧鈺近日表示,2025年相對看好科技和紅利兩大投資主線。就紅利資產而言,中國目前處於低利率環境之中,無風險利率中樞的下行對高股息資產構成利好。對於那些能夠穩定分紅且中長期基本面穩定的公司,長期持有它們的股票類似於購買債券,具有較高勝率和較低賠率的特性。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