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製藥第一股晶泰科技,革新還是泡沫?

《投資者網》王健凡

2023年6月13日,晶泰科技(股票代碼:2228.HK)成功登陸港交所上市。作爲“國產AI製藥第一股”,晶泰科技還快過黑芝麻智能,成爲港交所"特專科技"第一股。

此次公開發行中,晶泰科技引入了8名基石投資者,包括李兆基之子李家傑、天使投資人龔虹嘉、國盛資本、百奧賽圖及法盛資本等。上述基石投資者共計認購3.377億港元的發售股份,佔新發行規模的34.12%,占上市後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1.88%。

融資方面,晶泰科技以每股5.28港元的價格發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淨募集資金約8.96億港元。截至2023年8月1日收盤,晶泰科技每股報5.5港元,對應市值約189億港元。

從2021年擱置赴美計劃到2023年成功上市,公司將此歸功於港交所18C章的及時推出。然而,在當前資本市場趨冷的背景下,晶泰科技的上市能否成爲AI製藥行業投融資回暖的轉折點,仍有待觀察。

踩在風口上

2023年3月,英偉達和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表達對AI醫療的重視,聚光燈再度聚焦到了"AI製藥"這一新興領域。

AlphaFold和ChatGPT等AI工具的問世,最早將"AI製藥"的概念帶入公衆視野。此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海量藥物、疾病、基因和蛋白質數據,而算法迭代和算力提升則爲處理這些數據提供了必要條件。多項技術的進步融合,爲AI驅動的藥物研發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與傳統新藥研發模式相比,AI+製藥有望顯著縮短研發週期,降低成本投入,甚至可能徹底改變製藥企業未來的研發方式。

成立於2015年的晶泰科技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致力於生命科學和新材料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研究。公司聲稱基於量子物理、人工智能、雲計算及實驗機器人等技術,爲生物醫藥、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提供服務。

公司的人才結構也反映了其極強的科研屬性。三位創始人溫書豪、馬健和賴力鵬均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在989名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高達71.8%,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員工超過半數。

在AI的風口下,晶泰科技自成立起便受到衆多投資者的積極關注。

公司在上市前完成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高達7.32億美元。2021年D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19.68億美元。公司股東包括紅杉資本、騰訊、國壽成達、五源資本和谷歌等機構。其中,騰訊自2015年參與A輪融資以來多次增持,累計持股13.66%,成爲晶泰科技第一大外部機構股東。

作爲一家處於發展早期階段的公司,晶泰科技的估值被一些市場觀察者認爲偏高。目前來看,公司上市後的股價表現也未能完全符合市場預期。除上市首日出現短暫上漲,如盤中漲幅一度高達25%外,股價隨後迅速回落,並數次跌破發行價。

收入增長難掩虧損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過20家AI製藥公司上市,其商業模式大致可分爲三類:AI Biotech(自主研發產品管線)、AI SaaS(爲藥企提供AI輔助開發平臺)和AI CRO(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先導化合物)。

按照這個分類,晶泰科技屬於AI CRO類型,業務模式上更接近臨牀前CRO,主營業務包括藥物發現解決方案和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兩項。

區別於AI Biotech企業需要親自下場做藥,晶泰科技主要承接下游客戶的訂單,完成約定的臨牀前研發環節,並據此確認收入。

這種模式相對安全,無需承擔新藥研發失敗的風險,也能避免研發階段無收入的窘境。受益於此,晶泰科技近年來業績增長較爲穩健,2021至2023年分別實現年度收入6280萬元、1.33億元、1.74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6.7%。

業績增長源於客戶的穩定。公開資料顯示,晶泰科技已爲全球300多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不乏全球頂尖的生物技術與製藥巨頭。2020-2023年,公司的客戶留存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

而這一切並非沒有代價,AI+CRO類企業承接訂單的核心在於其研發能力得較強,得有能力贏得客戶的信賴,而這需要有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支撐。

2021到2023年,公司的研發支出從2.13億元激增至4.81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50%,,分別佔經營開支約52.4%、53.5%及49.8%,佔收入的比例維持在338.5%、269.2%、275.6%這樣的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AI製藥賽道尚未誕生真正的商業化產品。據波士頓諮詢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球範圍內僅有24個AI發現的藥物分子完成了I期臨牀,10個完成了II期臨牀,至於最爲關鍵的III期臨牀,則是一片空白。

在AI製藥成果遲遲未能"撞線"的大背景下,製藥企業的相關投入多半還處於探索嘗試階段,外包給像晶泰科技這樣的AI+CRO企業的訂單金額可能還比較有限。

此背景下,晶泰科技目前的收入規模尚不足以覆蓋高額的研發、銷售等費用,仍處於虧損狀態。2021到2023年,公司的淨虧損分別高達21.37億元、14.39億元和19.06億元。

目前看來,晶泰科技的發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市場的景氣度。

然而,在當前國內醫藥融資環境尚未明顯改善的大背景下,公司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訂單的獲取易受到國內外形勢的影響,市場空間可能相對有限,且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站在十字路口

縱觀全球AI製藥版圖,不難發現,這個朝陽產業正處於一個較爲尷尬的處境:一方面,技術進步和產業應用正在不斷深入;另一方面,商業化落地尚需時日。

目前,製藥界對AI技術能夠交付的邊界,已經形成了諸多共識。簡單來說,新技術能夠顯著提升藥物研發效率,但離徹底顛覆傳統流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在此背景下,絕大多數企業仍在虧損泥沼中掙扎。據統計,相關企業中,僅薛定諤在2023年實現上市以來的首次扭虧,實現淨利潤4070萬美元。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2021年以來AI製藥領域的熱度有所降溫,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資本都開始從過去的"講故事"轉向更加務實的"看成績"。

根據"智藥局"統計,在國內AI製藥企業中,除已上市的晶泰科技和二次遞表港交所、衝刺年內上市的英矽智能外,僅有藥物牧場、深勢科技、劑泰醫藥走到C輪融資。其餘絕大多數公司都還處於天使輪到A+輪階段,只有1家企業獲得了B+輪融資,中後期融資案例十分罕見。

前路未卜,變局正酣。這場變革的峰迴路轉,還有待見證。(思維財經出品)■

晶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