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疫苗血栓問題都釋疑了?醫曝國內沒說的真相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認定AZ疫苗「安全、有效」,但無法完全排除疫苗與少數罕見血栓關聯。(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AZ疫苗確定下週一在臺灣開打,但接種後發生血栓的案例,歐盟藥品管理局稱不能全然排除,也因此臺灣民衆很難完全消除疑慮。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直說,接種AZ發生血栓機率並未高於背景值,但他反問,年輕族羣數據揭露了嗎?是否可能已高過背景值了?

沈政男今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指揮中心這陣子一直強調,施打AZ疫苗後發生的血栓事件數目,並未高過背景值。不過,他認爲歐盟藥品管理局新聞稿有一重點,並未被完整揭露,他翻譯整段原文如下:

「……然而,根據新冠疾病前的數字來計算,到了三月十六日,在五十歲以下族羣,預期應該有不到一個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案例在接種疫苗後十四天被舉報,可是,已有五個案例被舉報。類似地,預期在該年齡族羣,可能平均有一點三五個CVST(顱內靜脈栓塞)案例被舉報,可是,到了相同截止日期,已有十二案例。類似的不平衡狀況,在接種疫苗的老年族羣並未顯現。」

解讀歐盟藥品管理局的說法,沈政男提出質疑,年輕族羣施打AZ疫苗後的血栓發生率,是否可能已高過背景值了?他說,現在這疫苗已加註警語,提醒要打的人記得先看清楚。國內媒體在野黨一直呼籲,政府首長應帶頭施打AZ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最新迴應會打,但沈政男指出,蘇貞昌不屬於年輕族羣,也因此他的狀況不一定跟年輕族羣一樣。

針對打AZ疫苗後發生血栓事件的疑慮,疾管署昨發新聞稿表示,指揮中心諮詢小組專家開會後指出,經歐盟檢視近期歐洲各國接種 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引起血栓的相關性,但也無法完全排除疫苗可能與非常罕見的瀰漫性血管性凝固(DIC)合併血小板低下之良件有關,因此建議民衆接種前應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