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人打AZ疑釀血栓 醫曝5大症狀:快就醫

臺灣2人打AZ疑釀血栓,醫曝5大症狀,若出現快就醫。(圖/Shutterstock)

繼2日國內出現首例接種AZ併發血栓個案後,昨(8日)再增1例疑血栓並血小板低下症候羣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通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巫康熙表示,臺灣打AZ疫苗人數增多,出現「血栓並血小板低下症候羣」的人恐也變多,提醒大家接種完疫苗4至28天后出現頭痛腹痛下肢痛、胸痛瘀青等症狀者快就醫。

醫師巫康熙昨在臉書發文分享,打疫苗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很重要的方法,在歐洲美國報告,施打AZ或嬌生2家以腺病毒載體設計的疫苗後,發生罕見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的狀況,稱爲「血栓並血小板低下症候羣」。

巫康熙表示,臺灣接種疫苗的人越來越多,也出現了「血栓並血小板低下症候羣」的病患,而這個狀況隨着打此類疫苗的人增多,此症候羣的病患預期可能也會增多。

巫康熙指出,一般打完疫苗可能發燒、全身痠痛,但狀況多在兩天內改善,若接種AZ或嬌生疫苗後4至28天發生「嚴重持續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腦靜脈竇血栓可能症狀)」、「嚴重且持續腹痛24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可能症狀)」、「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症狀)」、「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可能症狀)」、「 莫名的瘀青或出血(血小板低下可能症狀)」等五大症狀,建議立刻就醫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