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換位置與換腦袋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句話常用來批評人換了職務、就改變了處世態度事理立場,在大部分的語境下,這句話傳達了負面意涵。要理解換位置是否該換腦袋,可以從反面開始發問:換了位置、卻沒換腦袋會有何結果?

明初重臣汪廣洋是個「換位置,沒換腦袋」的例子,汪廣洋廉明持重,受朱元璋重用,受命負責安撫明朝初建政時的新歸附者,表現極佳,從地方官擢升爲丞相。當時右丞相楊憲跋扈專權,汪廣洋依舊持重,對楊憲態度模擬兩可,被楊憲誣陷遭放逐。之後楊憲被誅,朱元璋召回汪廣洋,稱許他是張良孔明,並重新起用爲右丞相,期待頗高;但汪廣洋繼續持重自守,提不出重大的治國方策,久了之後被貶爲廣東參政。然而朱元璋還是沒忘記他,又找回他擔任右丞相,並多次告誡,希望他有所作爲,汪廣洋照樣持重自守、隨波逐流、以求保持官位,朱元璋最終下召將他賜死。汪廣洋從地方官到中樞核心,換了位置沒換腦袋,招致惡禍

有時即使位置沒換,依舊需要隨着時勢不同而一直換腦袋,朱元璋的崛起正是依靠着不斷換腦袋。朱元璋最早是投效紅巾軍起事,紅巾軍的意識主軸是異於中原主流意識的「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此鮮明主軸有助於初期凝聚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創建組織。但朱元璋坐上紅巾軍支隊頭目的位置、攻下集慶(現今的南京)後,要吸納知識份子招兵擴大軍隊規模軍營大旗上寫的卻是「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他換了腦袋,改以大宋爲號召以吸納知識份子。

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展現承接元朝政權氣勢後,接着討伐張士誠所發出的檄文,列出張士誠八項罪狀,其中有七項是指責張士誠背叛元朝,原本反元職志的朱元璋在此又換了腦袋,指責起別人反元,因爲他自己已經準備承接元政權。朱元璋稱帝后,要建立新秩序不能再容許旁人造反,因此他出身的搞造反的紅巾軍,成爲了他口中的「妖人」;爲了塑造他自己接手元政權的正當性,他稱讚元世祖對中國有大恩,腦袋第三次華麗翻轉。朱元璋做爲集團首腦,位置沒變,但隨着統治規模擴大以及不同的形勢及對手,腦袋必須不斷轉變。

好位置爲衆人所企望,如果想換到好位置,腦袋顯然更應先換成足堪此位置的狀態,姜子牙諸葛亮、張良等人在出任要職之前,就已經具備職位所需要的腦袋,如果組織成員都能有此準備,較能夠避開彼得定律的詛咒,彼得定律說「成員績效好會被擢升,一直升到他無法勝任的位置,故而全組織的幹部都是不稱職的」,如果升到一個位置的人,腦袋都預先換成該位置所需,自然不會出現彼得定律。

這些例證意味在不同位置應該要有不同的腦袋,但如果腦袋是指入行的良善初衷或是深層價值,就不宜輕易更換,試看身後臧否兩極馮道,他身處朝代快速更替的五代,曾侍奉五朝十三帝,始終擔任將相要職,形成「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丞相」的奇特現象,每當朝代更替,他總是能抓準時機、迎立新君,後世一些強調忠君價值的學者批評馮道是無恥奸臣;但馮道又能協助新君安定文官體系、爲官清廉、舉纔不計私怨、更敢於諍諫、曾在契丹朝廷中力勸契丹官兵不要殺害漢人等諸多事蹟,足見其行爲並未背離他自許的「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的原則。馮道能夠獲得後世些許肯定,源於他在五代亂世,還能以百姓爲念,若是他背離了初衷,這些許肯定都必然會失去,將只剩下罵名。

這些事例顯示換位置不僅要換腦袋,即使位置沒變、腦袋也要隨時勢更換,想要換位置更該提前換腦袋,但是換腦袋的歷程中,良善初衷不能丟失、更應謹慎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