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兒童固定收看電視新聞 近五成感到社會危險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調查國內有八成兒童固定收看電視新聞,近五成感到社會危險。(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有的新聞內容是否適合兒童觀看?爲重視兒童的新聞傳播權,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在記者節公佈「兒童電視新聞收視行爲之初探調查」,這項針對國小兒童進行的面訪調查發現,78.62%的兒童會固定收看電視新聞,電視是兒童平常最常收看新聞資訊管道,佔89.6%;其次是報紙佔17.6%。針對現有的電視新聞頻道,兒童最常收看TVBS(36.0%),其次是東森新聞(27.2%),第三是三立新聞(24.8%),也有兩成兒童表示不知道收看哪一個新聞頻道(22.4%)。

執行這項調查研究的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研究員遊淳惠指出,這次調查顯示兒童收看電視新聞的選擇,有56.0%的兒童表示是因爲爸媽收看這個新聞頻道纔跟着看,28.8%則是因爲習慣收看這個電視臺。至於兒童收看新聞的動機,27.2%的兒童表示是爲了知道國家大事;24.8%的兒童是爲了打發時間纔看,17.6%的兒童表示是爲了看氣象

根據這項調查,67.3%的兒童喜歡收看電視新聞,不喜歡收看新聞的兒童佔32.7%。喜歡看電視新聞的理由包括可以增加知識佔60.2%;可以和同學討論佔16.9%;認爲新聞報導很有趣的佔21.2%。不喜歡看電視新聞的理由包括認爲新聞很無聊、不好看佔58.5%;還有34.1%的兒童表示看不懂現在的電視新聞。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三分之一的兒童不喜歡看電視新聞,而且有45.4%的兒童收看了電視新聞後會覺得社會很危險。

▲調查顯示,國內有56.0%的兒童是因爲爸媽收看這個新聞頻道纔跟着收看。(圖/達志示意圖)

在看完新聞後,55.2%的兒童會和家人討論新聞內容;32.8%兒童很少和別人討論新聞內容;9.6%的兒童會和同學討論。本次調查也發現,30.8%的兒童表示會模仿新聞報導事件中的言語或是肢體動作,69.2%的兒童表示不會模仿。

長期關注兒童傳播權的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廣電教授賴祥蔚指出,這次調查只是學會自主進行的一項初探研究,因爲經費有限樣本數不多,因此只能作爲初步的參考,不能過度推論。賴祥蔚希望未來通傳會、文化部、以及內政部兒童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可以推動更全面性的調查研究。賴祥蔚強調,電視新聞都應該是普遍級,但是現在的電視新聞卻有不少未必適合兒童收看的內容,他也呼籲電視新聞的從業人員不要忘記兒童也是觀衆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進行的這項初探研究,是由該會研究員遊淳惠執行,調查日期是在2015年7月13日到7月31日,採用立意抽樣針對大臺北地區的國小兒童,進行一對一的面訪問卷調查,一共訪問大臺北地區200位國小兒童,扣除無效問卷之後,獲得159份有效問卷。由於問卷對象是兒童,本次調查由調查人員出具有注音紙本問卷,並由訪員輔以口語問答進行訪問,難度頗高。樣本男女比例男生57.2%,女生42.8%。年級分佈上,三和五年級各佔21.4%、六年級佔18.9%,四年級佔15.7%,一年級佔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