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透明 長照機構纔好依循

高巿府衛生局針對「居家式照顧暨喘息服務」實施遴選,207家有43家未過,3日在巿議會協調會與會者質疑遴選過程問題。(曹明正攝)

隨着老年人口成長,愈來愈多家庭無法負荷壓力,導致社會問題叢生長照2.0能讓長者獲得照顧,家屬得以喘息,相關政策有賴民間機構配合,剔除營運不佳的業者雖有其必要,但應公開、透明,才能讓合法機構有所適從。

高雄巿居服機構2017年原有32家,長照法實施後,現達192家,本來配合政府政策,有更多人投入是好事,但各家良莠不齊,在迴歸巿場機制的同時,政府也有必要把關,只是過程如果太過倉卒,硬是上路結果反而怨聲載道。

此次高巿府衛生局居家式照顧暨喘息服務遴選,從公告審查才1個月,即使事先開了說明會,仍遭質疑評分標準莫衷一是。難怪有業者不服,自家居服員快30個,不僅沒滿班,還能兼當別的志工,爲何遴選時被評爲人力不足。

更有業者直指,長照法已有評鑑制度,另搞一個遴選,只爲「刷掉」既有評鑑合格的機構,不僅疊牀架屋,還讓人無所適從。甚至不免質疑,是否爲特定新進入的單位量身打造?有沒有人謀不臧,可能政風單位要來查。

事實上,申請通過長照的家庭,本身自費16%,84%由政府補助,而立案機構必須取得「特約」資格,才能獲得公家統一派案。相中這塊巿場大餅,各機構當然不是立案就好,持續保有「特約」身分,才確保案源中斷

所謂「醫者父母心」,長照機構也並非完全以營利目的,很多醫病關係,都是長期累積纔有互信基礎。衛生局透過遴選爲民衆把關立意良善,但如能做好配套、過程公開透明,纔不致於淪於毒樹毒果公信力反而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