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歷史 看清眼前─從馬英九「振興中華」談起

(圖/中新社)

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訪問大陸,行程甚爲圓滿。

然而,這期間適逢上巳、春分、清明等節日,各地民俗多伴有漢服活動。例如4月1~16日南京夫子廟大成殿、中國科舉博物館、琵琶街、秦淮禮物旗艦店、王導謝安紀念館、愚園等地就在舉行「花朝漢服文化周」。其他城市情況類似。可是馬英九一團人對於各城市動輒上千漢服男女的這些活動似乎毫無所見,相關報導亦未涉及,頗令人怪詫。

是視野集中於政經領域而忽略了民俗與文化,還是不清楚兩岸分合的關鍵?

中華民國肇建,起於興中會的誓詞「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是繼承朱元璋《諭中原檄》的號召,所以早期曾定國號爲大明順天國。後來明朝內亡於所謂農民起義之流寇,外亡於滿洲北狄。清朝滿漢相軋,太平天國、撚亂、回變等亂事再現,國又亡。

中華民國,先也是軍閥相爭、滿州復辟,然後蘇聯勢力進入。先孵化了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而共產國際對中國提供財務及戰略戰術指導,更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後來甚至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由於馬克思和共產國際都主張工人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等人則延續農民暴動的老路,雙方暗存裂痕。但農民暴動和蘇聯的聯手,終於使中華民族再度分裂,幾乎滅亡。僅存一線,東渡臺灣,猶如南明。

南北分裂以後,一國兩區。北方社會主義中國與蘇聯的合作,到1958年政經方面才結束;1989年4月起,天安門只掛孫中山畫像,馬克思、列寧、史達林的像亦都不再掛了,代表了深陷於夷狄的政權已漸迴歸中華。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中華民族實現全面振興」,取代先前的四個現代化。2002年中共十六大,胡錦濤又將其內容發展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更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夢」。去年的二十大則強調:沒有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年,蘇式社會主義中國批孔揚秦、大破四舊;臺式資本主義自由中國,復興運動中華文化,兩岸漢賊不兩立,豈能不分?如今大陸改頭換面,發展中華文化新認同,兩岸於焉可合。所以說中華文化纔是兩岸分合的關鍵。

可惜臺灣政經人物及青年學生,對此歷史脈絡,已然陌生;對復興中華文化運動之過程與意義,亦頗淡忘;對大陸近年發展文化自信的作爲,更是缺乏瞭解,故至今還沒掌握這個機會,春江水暖而馬不知,所以令人遺憾。

以南京爲例。《南京市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專案計劃》涉及的文旅健康產業專案即高達22個,年度投資103.4億元。長江經濟帶,亦已改爲以文塑旅、以文興業的示範帶。沿江生態修復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已然成熟。這些,不是都遠遠超出馬英九看到的南京大屠殺博物館意義嗎?

所以說現今大陸最大的發展,已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土地經濟、城市和房產開發;也不是改革開放後期的電子科技、網絡金融、港路交通基建。而是文化產業、文旅內容,以及把中華文化延伸到經貿、外交、民生、教育各方面去的活動。這種民心民氣民情是極爲珍貴的。被拖着走的官僚組織、黨政機構、馬列思想軀殼,大船轉身,當然還有許多困難,但大趨勢已很明顯。爛掉的蘋果,也許真能長出新芽。

臺灣文化沉淪已久,能否如馬英九所願,振興中華,恐怕也要從理解歷史脈絡、觀察大陸內在肌理入手。把不準脈,如何醫國治民?

(作者爲孔子博物館榮譽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