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張愛玲推上舞臺 夏志清病逝紐約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著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當地時間12月29日在美國紐約病逝,享年92歲,他的夫人王洞證實此一訊息。被稱爲「在砧板上寫作的」夏志清,是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權威,着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等,同時也是發掘張愛玲伯樂,今年2月還在臺灣出版《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夏志清(圖/取自麥田出版)1921年出生於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1942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英文系,1946年隨長兄夏濟安至北大擔任助教,撰寫一篇研究英國詩人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論文。1948年,他考取北大文科留美獎學金赴美深造,1952年獲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後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1961年,夏志清在美國用英文出版了《中國現代小說史》,也從此奠定他在學術界地位。1961年任教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1969年爲該校中文教授,1991年榮休後爲該校中國文學名譽教授。2006年,他以85歲高齡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中研院成立以來當選時最年長的一位。

夏志清的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被視爲中國現代小說批評的登峰之作,他力推張愛玲的《金鎖記》,認爲這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這也讓張愛玲成爲永遠的傳奇作家;除此之外,如果沒有夏志清的評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還可能少了沈從文錢鍾書等閃亮的名字,例如他評價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但也正由於夏志清的關係,讓張愛玲、姜貴、錢鍾書、沈從文等登上世界文學舞臺

陸媒今天也報導夏志清的死訊,表示他大體上對上世紀左翼文學評價不高,可是又非常推崇左翼文學旗手之一的張天翼,與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等同視之。另外,他對魯迅的偏見從始至終,無論是對其文學還是爲人。而對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夏志清卻推崇之至。夏志清說,他的判斷標準一向是文學標準,沒有意識形態、政治立場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