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擬透過行政命令壓低運費 業界認爲市場不受影響但漲幅會收斂

▲高運價是因供需失衡,業界認爲美國政府喊話沒什麼影響。(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政府擬透過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海事委員會 (FMC) 和地上交通運輸委員會 (STB) 監督產業整合與侵略性定價策略,壓低美國企業高昂的貨物運輸成本。對此海運業界認爲,行政命令對市場不會有什麼影響,但船公司會給美國政府面子,收斂後續漲價行動

目前人在洛杉磯的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指出,現在市場運價已經夠高了,第三季是美國線最大旺季,運價一定比第二季高,加上洛杉磯塞港問題估計會延續到年底,運價高漲是供供需問題,只能指望船公司給美國政府面子,讓第三季運價不要漲得過高。

國內大型攬貨公司高階則指出,美國官方已經針對運價問題多次喊話,美國兩大貨櫃船公司,美商海陸馬士基併購,美國總統輪船公司賣給法國達飛,現在美國沒有自己的大型貨櫃船公司,只能用行政命令應對市場現況,而目前的高運價是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失衡,除了共產國家民主國家都是尊重市場機制的,只能查船公司有沒有壟斷行爲。

對於貨櫃船運市場傳出8月份船公司要開徵2千美元旺季附加費,船公司則表示,目前只是預先申報運價,至於實際收多少,還是看供需,如果艙位真的嚴重不足,託運人自己會主動加價買艙

實際上即使是中國大陸官方也不敢輕易干涉運價,在全球超過1百個主要港口都有碼頭擁塞問題的情勢下,政府一旦干涉運價,船公司就會把艙位挪到其他港口,像越南上週傳出約有1.2萬個貨櫃裝不上船,現在是賣方市場,弄不好影響的是自己國家的出口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