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草店社區成立「草地不老店工坊」永續社區發展

臺南市白河區草店社區今年獲水保局「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劃」補助支持,成立「草地不老店工坊」。(張毓翎攝)

臺南市白河區草店社區在活動中心內,成立馬稠後直賣所,販售臺南各社區青農特色產品。(張毓翎攝)

今年草店社區透過水保局「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劃」補助下,希望能將現有的人力和資源效益發揮更大。(張毓翎攝)

臺南市白河區草店社區今年獲水保局「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劃」補助支持,成立「草地不老店工坊」,期待讓社區長輩透過各項課程,學習串聯在地產業,提供遊客多元旅遊服務,盈餘還能回饋社區,爲社區居民帶來福利。市長黃偉哲1日前往參觀,他表示,臺南今年只有8個社區獲該計劃補助,故能在630多個社區中脫穎而出,非常不簡單。

草店社區從2014年起,接連執行關懷據點、農村再生計劃、長照2.0巷弄長照站等,培植多位高齡志工及提供長者共餐等服務;此外,社區在活動中心內,成立馬稠後直賣所,販售臺南各社區青農特色產品,而今年透過水保局「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劃」補助下,希望能將現有的人力和資源效益發揮更大。

草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吳長庚表示,現固定至據點上課的長者有35人,投入經營管理有12人,今年社區成立「草地不老店工坊」後,結合長照及社區產業,讓社區長者發揮專長,提供遊客導覽、農特產品及社區風味餐,並將盈餘放入基金回饋社區,永續社區發展。

黃偉哲提到,他剛上任市長第1年,臺南65歲以上長者有27萬5000人,現在要進入第4年,已經變成32萬8000人,短短的4年內,增加快4萬多人,可見需要關懷的長輩也愈來愈多;草店社區成立「草地不老店工坊」,一方面落實綠色照顧,一方面將銷售利潤回饋給社區,一舉多得,感謝水保局的經費挹注,讓社區許多高齡長輩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