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業庫存高企 高築城池背後警惕社會“堰塞湖”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近日,白酒企業2023年的營收數據已陸續公佈。財報顯示,20家白酒企業2023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092.43億元,實現銷售量爲115.24萬噸。此外,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披露的數據,2023年全國白酒企業實現營收7563億元,產量爲629萬千升(此處忽略白酒噸量與千升的差異)。由此可見,20家白酒上市企業的營收和銷量分別約佔行業的54.11%和18.32%。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家白酒上市企業公佈的2023年庫存量,分別包括成品和半成品酒總數高達362萬噸,這其中大部分爲半成品酒即基酒。此外,這一數據不包括郎酒、劍南春等國內未上市企業的庫存量。且包括劍南春、西鳳酒等酒企仍在擴建產能。

“隨着中國酒類消費結構不斷上升,以及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產品需求的持續釋放,酒企都在積極地進行產能與儲能擴張,通過提高產品的年份價值與稀缺性,爲增強產品價格做準備,配合企業的產品結構升級,並且外採基酒存在經營風險,名酒企傾向於自建產能滿足企業需求,所以,行業性的庫存高低還是要具體到企業情況。”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認爲,頭部名酒擁有品牌、產區、工藝等多重優勢,相應的產能溢價較高,庫存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競爭實力的體現,也是未來產品銷售市場變現的保障。

行業進入縮量內卷競爭時代

在白酒上市公司中,頭部企業如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採用噸量計算,山西汾酒、順鑫農業(牛欄山)等企業採用千升計算。在此忽略這一差異,統一視爲噸量。

相關統計顯示,20家主流白酒上市企業中,2023年成品酒和半成品庫存爲362萬噸,其中半成品主要是基酒。按照2023年全行業產量629萬噸覈算,佔比高達57.55%。

有數據顯示,洋河股份以65萬噸的基酒和近4萬噸的成品酒位居行業第一,瀘州老窖以47萬噸名列第二,口子窖以29萬噸名列第三,貴州茅臺位列第四,剩下超過20萬噸級的還有山西汾酒、五糧液、迎駕貢酒、古井貢酒,10萬噸以上級別有順鑫農業(牛欄山)、今世緣、捨得以及老白乾酒,庫存量最低的分別爲岩石股份(上海貴酒)和皇臺酒業,兩家加起來庫存總量爲1.3萬噸。

記者注意到,洋河股份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其儲有60多萬噸不同年份的原漿陳酒,儲酒能力最高可達100萬噸,其中陶壇存貯的高端年份酒已經達到23萬噸。

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認爲,白酒行業已經進入縮量內卷的競爭時代,更多的主流規模白酒企業非常重視產能的擴建和基酒的擴容,產能擴建的目的是取其精華段來裝瓶高端酒。高端酒的裝瓶必須有足夠年份的老酒作爲支撐,比如說茅臺飛天要五年老酒,郎酒公開承諾要裝六年老酒,還有很多酒企承諾是瓶儲老酒。這一系列的方式證明,中國酒業過去是一種粗放的、以量求勝的時代,未來是求質、以質制勝的時代。

肖竹青發現,一些規模酒廠推出瓶儲老酒,或者很多酒廠都在承諾真實年份酒,就迎合了消費者認知。“儲存足夠多的老酒是爲高品質高端酒來做品質支撐,因爲只有高品質才能支撐高價格。”

打造酒企“高城深池”

正如專家所言,從企業層面來看,酒企庫存高並不是一件壞事,老酒能夠爲產品品質做支撐。基於此,不少品牌都在擴充產能和儲能。其中,包括珍酒李渡的三大品牌。珍酒李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吳向東表示,產能對於高端醬酒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產能優勢能爲白酒企業建立起“高城深池”,且無法在短期內被趕超。產能的優勢也會轉化爲產品力方面的巨大競爭優勢。

無獨有偶。西鳳酒也在擴產當中。根據西鳳此前發佈的招股書,2015年至2017年,公司外購基酒數量分別爲21238.24噸、18179.56噸和19439.12噸,外購基酒佔比分別爲68.03%、67.36%和70.31%。此外,今年3月27日,西鳳酒10萬噸優質基酒及配套生產項目7萬噸制曲大樓封頂。“我們目前外購基酒的佔比已經不到一半,而且在快速下降。”西鳳酒高層向記者透露。

此外,劍南春在德陽綿竹的大唐國酒生態園釀酒工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擬新建10個麴酒車間,逐步新增麴酒生產能力5萬噸/年以上。

就此,肖竹青表示:“名酒企提升產量或主要出於兩方面因素考量。一是增加高端酒產量,純糧釀酒工藝講究‘分段取酒,分級儲存’,只有摘取10%左右精華段基礎酒纔可以做高端酒。二是各大酒企需要豐富產品線、全價格帶全產品形態和全產品概念,才能具備全產品矩陣,以更多的產品線應對行業內卷競爭並增加效益。”

“市場普遍認爲雖然行業性產能過剩已經出現,但優質產能依然稀缺,而基於區位生態的名酒產能更是不足。另外,對於釀酒具備超長保質期特點的行業,產能擴張具有延續性與增值性,樂觀地看,頭部名酒的擴產是對於產區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於整個行業消費品質提升。”蔡學飛表示,不少酒企擴張因爲它們是品類名酒,也是產區名酒,擴產是爲了增加老酒儲備與優質酒產能,從而爲企業的產品結構升級與全國化市場發展做基本保障。

去庫存依然是行業性難題

雖然對於龍頭酒企而言,2023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動銷良好,但是對於二三線酒企來說,市場的擠壓越來越嚴重,庫存高企、價格倒掛、動銷不足已然成爲今年的關鍵詞。多位經銷商表示,目前社會庫存壓力過大,警惕成爲“堰塞湖”。

根據白酒上市企業今年一季度財報,已經有4家酒企營收增長爲負數,其中酒鬼酒、岩石股份同比增幅分別爲-48.80%、-71.94%;此外,有3家酒企的營收增幅在個位數。

記者注意到,習酒一則《告知函》就較爲直白地點出當前面臨的渠道風險:由於庫存高於警戒線,部分經銷商的第二季度供貨將被暫停。

“行業內來看,當前我國白酒行業擠壓式存量競爭態勢正在持續演進,行業競爭的格局正在加快重塑,酒類有效需求不足,消費疲軟,產能過剩、庫存高企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水井坊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經銷商的庫存控制在2個月以內,接下來公司將促動銷去庫存,提升門店存貨的週轉速度。

“庫存問題是行業供需關係失衡導致的,例如供給過大、需求不足、動銷率降低等。目前來看,內外部複雜經濟環境疊加了行業調整週期,去庫存依然是行業性難題。”蔡學飛認爲,隨着名酒不斷渠道下沉,擠壓二三線市場,許多原先以低價爲導向的區域酒企出現了滯銷、停產的問題,這也加重了行業庫存,這些地方性庫存正在成爲行業發展的不穩定因素,而消費者對於高品質名酒需求旺盛,這導致產區與品類名酒優質庫存緊張。應該說,目前中國酒行業就面臨着這樣的庫存難題。

“此輪庫存過剩需要一段時間恢復,但積極地看,酒類庫存需要時間消化,往往伴隨着行業洗牌,在社會經濟不斷恢復,行業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後,庫存問題就有望緩解,並且進入產區優質庫存、品類名酒庫存爲主導的新階段。”蔡學飛強調。

肖竹青研究發現,強勢品牌依靠高端酒來獲取足夠的利潤,依靠中端酒來搶市場份額、搶消費場景,依託低端酒打價格戰來做市場的滲透。“不少品牌都在依託強勢品牌的市場支配地位,全品類、全價格帶、全包裝形態、全產品概念全線出擊,甚至在不同的規格方面都會有很多品種,從而搶佔經銷商資源,搶佔渠道資金。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佔領更多的終端陳列位置,佔領更多的消費者心智資源,讓戰果擴大化,擠壓區域酒的生存空間。”

(編輯:於海霞 審覈:厲林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