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坪書店秒變劇院!南村劇場首創「加速平臺」挖掘潛力表演團體

▲「PLAYground南村劇場」會依據不同作品類型,進行演出場地的轉換。(圖/PLAYground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位於臺北四四南村的「PLAYground南村劇場」結合書店、設計、表演藝術三大元素百坪空間不但是書店也是表演舞臺,能依照不同作品轉換演出場地。如今又有新創舉,將徵求或主動邀請臺灣潛力表演團體,協助孵化爲更完整的作品,更首創「加速平臺」提供製作行銷媒合資源,協助優秀團隊的作品商轉,到更大的舞臺或影視平臺演出。

▲▼南村劇場集結了書店、設計元素,是書店也是劇場,整個空間四處都可以轉換成表演舞臺。(圖/PLAYground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

「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由大清華傳媒統籌,集結「青鳥書店」、「uDesign有.設計」合作,呈現跨界藝文場域,也是一處爲劇場新秀提供的「非典型展演空間」。上半年曾舉辦《分手前,聽他們談愛情音樂劇,用60分鐘的時間談愛情及音樂;還有講述書店與生命故事交會影集式音樂劇《不讀書俱樂部》;7月則有故事工廠品味都會人生的「南南戲語」系列、8月份推出娩娩工作室《八月瘦了》,由9位新銳演員獨角戲方式進行演出。

▲南村劇場會依據不同作品類型來進行演出場地的轉換。(圖/PLAYground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

南村劇場提到,由於國內劇場的場館普遍不足,且進入門檻高,新興劇團的作品在進入商轉模式前,其實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打磨,並且循環修正,才能使作品更完美。因此南村劇場除了提供演出場地外,更希望擔任劇場及劇團的「加速器平臺」,挖掘臺灣新一代劇場潛力人才

營運總監蔡孟勳說明,目前透過公開徵件或主動邀請的方式,協助潛力的表演藝術家作品「孵化」或「加速商轉」。「孵化型」主要以新人新作或新點子爲方向的演出,可以是讀劇工作坊試演階段性呈現,或是完整作品的首次登場,南村劇場可以協助團體讓作品更完整。

而「加速型」則是針對已經相較完整,或嘗試長銷演出的作品,提供入選的新秀及團隊一系列的資源,加速作品和團隊的能見度,例如協助媒合到更大的表演場域演出,或是媒合商轉成爲影視作品等,或是劇本發想協助、演員培訓、製作規劃、法律和財務、引入投資等。等於從創意形成、作品製作、傳播發行到通路演出,一路陪伴團隊成長,目前已經跟國內4個表演團體洽談中。

▲南村劇場會依據不同作品類型來進行演出場地的轉換。(圖/故事工廠)

蔡孟勳也說,「南村劇場是一個新且規模不大的組織,但期許自己不只是演出場地方,更要成爲一個能夠專注、長期、具有一致性且有意識地進行商轉加速的平臺。無論從事幕前幕後的劇場工作者,皆能借此機會成長,並透過我們的實際支持,與產業及觀衆近距離互動。」

南村劇場近期場地租借近乎全滿,將一路演到年底,包括9月的《我恨音樂劇》、《龍櫻》讀劇會、10月的《超即興啓蒙》、《大家都想做音樂劇!》等,2021年將推出4部常態演出的作品,並扶植劇場界新秀團隊。

他們也提到,Production house兼場地方的模式,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也是國際認可的模式,期盼以民間的力量,建立有系統、規模化產業鏈,讓表演藝術界生態能更健康、蓬勃發展。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