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變落後/軌道建設「用喊的」 多名立委憂:地方配合款成沉重負擔
立法院2017年審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時,國民黨立委撒出8800億元玩具假鈔,抗議執政黨違法編列特別預算。(圖/報系資料照)
爲期八年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前瞻計劃),是總統蔡英文二〇一七年提出的重大經建計劃,內容包含「綠能建設」、「數位建設」、「水環境建設」、「軌道建設」及「城鄉建設」五大方向。由於推出時相當倉促,外界批評根本就是迴避立法院監督、舊酒裝新瓶、漠視地方自籌款能力等,其中軌道建設更遭砲轟不務實際,且後續維護所費不貲,最終恐由中央埋單債留子孫。
臺中市立委楊瓊瓔表示,行政院在106年將「大臺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置計劃規劃作業」匡列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軌道建設經費中,然而至今可行性報告已審查多時,在經費的估算上也須要配合當年度工程物價調整來計算工程經費,才能合理反映工程成本。
楊瓊瓔進一步指出,山海環線計劃本身就是臺鐵爲主的運輸系統,是國有財產,未來會由中央負責興建營運,後續營運權及收入也都歸臺鐵所有,卻要臺中市負擔超過一半的建設經費,很不公平,目前已請交通部協助向行政院爭取計劃專案全額補助。
此外,今年前瞻計劃軌道建設第三期預算遭砍半,彰化縣立委謝衣鳳也指出,「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大坑及彰化規劃作業」的期程恐怕拖得更長,蔡政府對前瞻經費規劃不善,加上各縣市財政自籌能力不同,一開始通通「用喊的」,未來地方配合款勢必成爲沉重負擔。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也說,由於路軌產業自然獨佔的特性,在其承擔基礎建設維持與政策目標(如優惠票價貼補、偏鄉路線營運),幾乎不可能達成損益兩平,更遑論能有利潤盈餘,所以應從經濟自償率檢視,讓車站周邊資產及資源能被活化、活用,創造間接開發效益來檢視其自償率,但規劃時過於樂觀經常導致高估收益與低估成本,如前瞻軌道建設的預算執行率低來看,是否在高估運量、土地開發利益、規模,低估地質、當地既有設施複雜程度等狀況下,產生土建機電招標流標等預算執行不彰情形。
「整個站只有兩位站務人員,」張其祿以「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目前建置的十個小站爲例指出,現今捷運化或鐵路地下化,除站點過於密集外,後續營運成本如各站人力分配等,欠缺營運管理上的規劃等,也是導致執行率及開發不彰的關鍵因素。他認爲,雖然服務點增加,但各站人力卻分散且減少,以高雄美術館站全部人力約6人、以三班排班制來看,一班約爲兩人,很難帶動最初規劃的效益。
前瞻軌道建設中的「臺南鐵路立體化延伸至永康計劃規劃作業」,目前停留於評估報告修正階段。(圖/報系資料照)
針對前瞻計劃軌道建設陷入進退不得,成功大學交通運輸管理系教授鄭永祥也指出,「前瞻軌道建設都會碰到共同的問題,就是需求量不高,誰來買單?」他認爲,發展軌道建設應納入國土規劃,有效結合區域治理和都市發展,且建設前必須完成自償率、運量等可行性評估,同時須考慮未來人口變化、產業發展等因素,才能符合地方需求,並帶動經濟發展,爲地方產生最大的效益。
一月初,立法院三讀通過前瞻計劃第三期的二千二百九十八億元特別預算,全數以舉債支應,眼看蔡政府「華麗的」八年前瞻願景已走到一半,停滯的軌道建設能否如期完工,大家都緊盯着看。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