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菊」狂滴血!醫揭「痔瘡最愛族羣」:蹲超過15分鐘好危險

醫師警告,蹲廁所愛滑手機,常常一蹲就超過15分鐘的人,小心痔瘡。(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現代人痔瘡問題越來越多,除了上班族習慣久坐、缺乏運動、加上排便不順,醫師指出,很多人都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常常一蹲就是20、30分鐘以上,這些行爲都是造成痔瘡如此普遍的原因臨牀上也遇過痔瘡嚴重到「爆菊」,肛門滴血案例建議民衆要儘量把如廁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有便意再上,沒便意也不要硬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科醫師姚偉明指出,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但多數人不知道「痔瘡其實是靜脈曲張的一種」,屬於血管擴張變形疾病,只是病竈部位不同,發生在腿部則稱爲靜脈曲張,長時間需要站立工作族羣,如「櫃姐空姐餐飲業者、醫療人員傳統市場工作」和「上班久坐、愛蹲廁所」的人都是高危險族羣。

姚偉明進一步說明,靜脈主要作用是將身體血液輸送回心臟,血液要從下半身迴流至心臟,需倚靠靜脈中的瓣膜阻擋血液逆流低處,若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造成靜脈因壓力過高而失去彈性,使得血液迴流不易或瓣膜功能異常,就會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和病變。

「經常用力排便」或長「時間蹲坐廁所」,很容易導致肛門靜脈高壓而膨大凸出,造成痔瘡。姚偉明提醒,民衆一定要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上廁所就專注上廁所,不要一直滑手機,把上廁所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沒便意也不要硬蹲,要多喝水、吃蔬果

另外,臨牀上腿部靜脈曲張都是長期累積的工作型態或不良生活習慣所致,一旦出現腿部感覺痠痛腫脹、外觀出現藍色蜘蛛網等輕微症狀,就要儘快就醫。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