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VR雖然很美 但目前爲止沒一個靠譜
虛擬現實的元年,畫餅的畫餅,吹牛的吹牛,要說最苦的還是藏身幕後埋頭做實事的VR人了,在此我們還是要先來感謝一下他們的付出,畢竟他們夜以繼日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虛擬現實領域的進步。什麼?你沒感覺到VR盒子效果的提升?拜託,之前筆者用手機盒子感受VR堅持半分鐘就已經反胃到難以忍受了,現在已經可以堅持三分鐘了!
●這不是畫餅VR真的很美
儘管筆者認爲目前的VR設備沒有一個是真正靠譜的(別和我說HTC VIVE有多麼多麼牛X,單目1080P的顆粒感非常不爽),不過VR能夠實現的效果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邁在VR世界中動動手便能實現,現實世界中難以呈現的場景在虛擬世界中易如反掌,這就是VR最大的價值所在。
VR能夠實現的效果還是非常令人期待
同時,VR將會改變未來人機交互模式。簡單地回顧一下人機交互的歷史,最初的人機交互是使用鍵盤通過各種代碼或文字指令來實現的,DOS系統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通過文字指令來實現人機交互的例子;隨後人機交互模式來到了鼠標鍵盤+圖形界面的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Windows;目前體感交互作爲人機交互的一種新模式,在遊戲界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依舊無法取代傳統的圖形界面+鼠標鍵盤;未來VR則將會把鼠標鍵盤(包括各類控制器)、圖形界面、體感和語音識別等交互形式融合到一個虛擬空間中,這種完全模仿現實世界交互方式的形式未來可期。
VR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交互模式
此外,硅谷已經着手開始研究如何在虛擬環境中添加觸感和味道等更多維度的感官體驗,如果未來這些研究項目可以成熟運用到虛擬現實中,那麼我們可能會難以分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
你能分清這是虛擬還是現實?
以最小的成本在VR中呈現出一個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出現或者實現難度極大的場景,並且在其中還能夠實現與現實世界一樣的交互方式,這彷彿又爲我們擴展了一個全新的維度,這些可不是各種VR路演中各種畫餅,而是在不遠的將來即將發生的事情。
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不過現狀則是目前的VR硬件沒有一個真正靠譜,這裡不是針對誰,現有的VR硬件面對虛擬現實未來的錦繡河山完全就是玩具級別,無論是HTC VIVE、索尼的PS VR還是Oculus Rift還是各種手機盒子一體機,論體驗滿滿都是硬傷。
現有VR硬件只能算作玩具級
相信這裡會有很多朋友提出質疑,索尼新出的PS VR不是感覺不錯嗎?HTC VIVE這麼強悍的產品你居然說它是玩具級?你是不是來搞笑秀下限的?你是不是收了誰的錢最後要來一個廣告植入?不好意思,筆者只是想讓大家認清現實,儘管前幾天筆者作文談到HTC VIVE整體來看勝過PS VR,但是這種勝過也是相對的,矬子裡面拔出的將軍還真就是將軍了?
PS VR定位就是遊戲機配件
再來看看各種手機盒子,在電商平臺中賣得最好的從來都是各種手機盒子,其中小米是最有自知之明的,直接稱之爲玩具版。不過話說回來,手機盒子還能算作VR嗎?沒有定位功能,大多數也沒有控制器,在一個劣質的3D空間中能扭扭頭就算是VR了?毫不客氣地說,現在手機盒子買來看看電影也就是極限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小米對於VR盒子的認知非常正確
至於目前市面上介於PC端和手機端之間的VR一體機,實際上不過是將智能手機的核心硬件植入到了一體機內部(基本上是在頭顯或者手柄中)罷了,一體機在設計自由度上較手機盒子要高,但同樣的核心本質上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這個道理就好比顯卡超頻,GTX 1060超到炸也不會成爲GTX 1070。
●應用水平上來了? 這只是一個錯覺
之前我們總說VR資源數量不足是硬傷,現在資源數量是有所起色,但質量真的上來了嗎?Steam平臺中虛擬現實類遊戲和應用的數量已經超過600個,但是有哪些大作可以達到PC端如GTA系列、Sim系列、騎馬與砍殺系列、狙擊精英等等遊戲高度?
VR遊戲缺乏類似PC端的重量級大作
目前VR遊戲主要集中在休閒小遊戲部分, Audioshield、The Lab、VR版水果忍者、Pool Nation VR等等在Steam平臺上好評如潮的VR遊戲都集中在休閒類,這些遊戲無法長時間吸引用戶,最開始可能覺得很好玩,但簡單的劇情設置和單一的遊戲模式無法長時間吸引用戶。
休閒小遊戲目前仍是VR遊戲的主流
至於VR應用,目前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好的範例,Steam平臺上一款名爲Thread Studio的設計軟件倒是頗具創意,Google的Tilt Brush繪畫應用也很有看點,前不久筆者在VRCORE舉辦的VR開發者大會上,還看到一款模擬人體解剖的應用,不過目前這些VR應用少之又少,還處於試水階段。
類似優秀的VR應用少之又少
模擬人體結構的應用也並不成熟
V社(Valve)將自己的VR遊戲Demo打包製成了《The Lab》,然後這款Demo的集合體便幹翻了一票VR遊戲,在目前的用戶評測榜單中依舊高居首位,由此也能反映出目前高質量VR遊戲的匱乏。
現階段VR無論是遊戲還是應用,都還處於一個原始的啓蒙階段。以我們可以預見的VR成就來講,目前VR遊戲的發展水平還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如果以手遊的發展來對比,VR遊戲目前的發展水平也不過是諾基亞《貪吃蛇》相對於目前手遊的發展水平。
●VR頭顯 我的頸椎病都要犯了
在額頭上綁一塊磚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帶着VR頭顯體驗一會兒就知道了。雖然說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實際體驗卻的確如此,帶着沉重的頭顯設備玩兒一些快節奏的遊戲,先不說是否會感到頭暈目眩,至少頸部肌肉已經開始痠痛了。
哥們兒脖子不累嗎?
筆者體驗過HTC VIVE、PS VR以及衆多VR一體機和手機盒子,總體而言,無論是沉重的HTC VIVE還是重量最輕的手機盒子,他們的佩戴體驗都非常糟糕,因爲重量分佈主要集中在面部,頸部肌肉很容易感到疲勞,這一點無法避免。
全套傢伙接近1Kg
還是以HTC VIVE爲例,雖說它的機身重量僅有500g左右,但是搭配上線纜和綁帶後,整體重量直逼1Kg,頂着1Kg的重量玩兒遊戲,換做是誰頸部都不會好受。筆者前幾天使用HTC VIVE體驗了一次VR高山滑雪,一局遊戲後摘下頭顯,頸部瞬間輕鬆,那種暢快就好像負重徒步到達終點後來一個“葛優癱”。
使用一段時間HTC VIVE後就想來一個葛優癱
現在很多VR硬件開發者宣稱什麼人體工程學頭帶設計,可是即便頭帶採用了各種非常合理的設計,那也不過是輔助手段而已,通過合理的頭帶設計將原本綁在額頭上的一塊磚的重量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實際上頸部所需承受的力量一點兒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並不是說合理的頭帶設計不重要,頭顯減重纔是王道,這也是爲什麼LG推出的360 VR頭顯儘管效果體驗並不好,但100克左右的重量使其成爲佩戴體驗最舒適的VR頭顯。
VR頭顯線纜非常礙事
此外,頭顯上的線纜對於VR體驗實在礙事,如果不注意分分鐘教你做人,VR揹包是個好東西,但3Kg以上的重量又背在身上了。
●畫面體驗 許久未見的顆粒感
話說,這種顆粒感濃郁的畫面,筆者已經是很長時間沒有見過了。打個比方,就好比近距離觀看一個分辨率僅爲800×600的CRT顯示器,或者用針式打印機來打印圖片一樣。如果你壓根就沒見過老式的CRT顯示器和針式打印機打印的圖片,那麼用放大鏡來看手機屏幕也能獲得類似的效果。
VR畫面的顆粒感非常明顯
HTC VIVE的單目分辨率爲1080×1200,索尼PS VR單目分辨率爲960×1080,此等單目分辨率在VR設備中會呈現出相當嚴重的顆粒感,反映到實際的畫面上,你可能會想起當年玩兒過的《紅色警戒》或者《帝國時代》,或者是《大富翁4》。參考網絡上流傳的說法,如今的VR顯示效果與98年的15英寸CRT顯示器效果相當。
很多VR設備的畫面質感與之類似
顆粒感這個事情很多朋友對此不甚瞭解,認爲平時觀看在線視頻,渣畫質也不是沒見過,還有很多朋友號稱閱便天下XX而心中無碼,對顆粒感免疫。筆者在此要提醒各位一下,VR畫面和普通的顯示器呈現的效果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日常辦公使用的24英寸顯示器我們正常的觀看距離在50釐米左右,在這種距離下我們察覺不到顆粒感非常正常;但是VR頭顯中屏幕與我們眼睛的距離非常近,基本就是貼在眼睛前面,並且畫面覆蓋範圍遠比日常辦公所用的顯示器要大,此時顆粒感帶來的不良體驗將會被無限放大。
視網膜屏是個好東西
如何才能做到消除顆粒感呢?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喬布斯當年在iPhone 4上採用的Retina視網膜屏幕。當屏幕分辨率達到300PPI時(300pixel/inch),屏幕距離人眼10~12英寸左右,人類的視網膜是無法分辨出屏幕上的像素顆粒的,這個道理放在VR頭顯上同樣適用。正常人眼(雙眼)的視場角爲水平200°,垂直120°左右,按照iPhone 4屏幕像素密度326ppi來計算,那麼每度像素(pixels-per-degree,PPD)大約爲62.59,理論上PPD達到60時人眼已經無法分辨出像素點。
感謝知乎@胡癡兒2.0爲我們解答顆粒感的問題
按照這一標準,我們來看看HTC VIVE在這方面的表現。HTC VIVE的視場角(FOV)爲110°,經過計算它的PPD大約在10左右,這距離理想的60還差很遠,這也是爲什麼HTC VIVE使用時顆粒感明顯。至於手機盒子和一體機,他們的PPD通常也在10左右,基本上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如果VR要想消除顆粒感,單目分辨率恐怕要達到9000×7200才能夠完美實現(按照極限水平方向150°垂直方向120°),如果按照一般情況即可,那麼也需要7200×5400的單目分辨率(水平方向120°垂直方向90°),所以目前的VR頭顯以及GPU部分根本無力承擔。
●別被Demo唬住 “你懂的”都是騙子
目前很多VR廠商喜歡用一些Demo來展示其效果又如何如何出色,不過Demo出色的產品有的是,但是實際體驗能否達到宣傳中的那樣則需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過根據筆者的實際體驗來看,Demo中的效果絕大多數都存在誇大的嫌疑,至少當你帶上VR頭顯後,在頭顯中看到的畫面與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的效果絕對不一樣。
VR版水果忍者宣傳片非常炫酷
並不是誰都能像V社(Valve)一樣,幾個Demo組合成的一個《The Lab》就能成爲Steam上經久不衰的VR經典。我們已經看過很多的演示作品了,搭配演示現場動感的音樂和畫面中絢爛的效果,很多人都會感到莫名興奮,認爲這將會成爲下一款VR爆款遊戲,如果是這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實際帶上VR頭顯體驗一下就會發現,多半情況下又是一個沒有故事主線沒有劇情設定畫面效果一般遊戲情節單一的一個小遊戲罷了。
還有一些朋友熱衷於那些“你懂的”資源,在淘寶上很多銷售VR頭顯(絕大多數都是手機盒子)的賣家都會以此作爲銷售手段,例如“買頭顯送海量xx資源”、“百度雲超百G私人資源”等等,買完你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你懂的”資源並非如你所願。(腦子是個好東西,如果真的有那些資源,無論是淘寶還是百度,早就出手封殺了)
“你懂的”基本都是騙子
事實上很多宣稱擁有超百G資源的,的確是資源豐富,不過都是一些VR展現的全景視頻或者盜版電影之類的,還有一些聊勝於無的小遊戲,這些網絡上隨便搜索一下都會有好多,根本不值得你興奮。
的確有些老司機手上有一些“根據所在地區法律規定無法顯示”的內容,不過他們基本沒有膽量敢明目張膽在淘寶開店兜售,畢竟法律的紅線就在那裡,以身試法的買賣可不好做。
●來呀 相互傷害呀
有很多網友喜歡先入爲主,必須讓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是S粉H粉相互不服開始互噴之類的,大家先冷靜一下再開噴也不急,筆者在結尾之前還要先來回答幾個問題。歡迎理性思考朋友發表意見,也請喜歡互噴的思考過後再來發表客觀的意見。
1.爲什麼HTC VIVE已經是公認的目前最棒的VR產品了,你還說它只是勉強及格?
答:公認最佳只是說相對於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其他產品而言,它的確做到了更好的體驗,但用虛擬現實所要求的沉浸式體驗標準來衡量,它恐怕也只是剛剛到入門級別。至少你先做到讓像素點不那麼明顯,戴着不那麼累吧。
2.PS VR和HTC VIVE究竟孰優孰劣?
答:PS VR的最大優勢在於價格,而HTC VIVE的最大優勢在於體驗(當然價格和體驗也是相對的);PS VR更適合動作幅度不大的應用,HTC VIVE的定位優勢使得它能夠實現較大範圍的移動;目前PS VR資源數量遠不及HTC VIVE,但Sony在遊戲方面的積澱也足夠深厚,這一點上孰優孰劣暫不做判斷;PS 4的性能拖累了大衆PS VR未來的預期,即便未來索尼推出性能更強的遊戲主機,恐怕也無法與PC相抗衡,所以筆者對於PS VR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說了和沒說一樣,PS VR基於Playstation,HTC VIVE基於PC,可比性不太大。
3.VR設備現在值得入手嗎?
答:請先去體驗店體驗之後再做判斷,每個人對於VR的期望都不盡相同。
4.VR手機盒子靠譜嗎?
答:用來看看電影還是很靠譜的。
5.爲什麼總拿HTC VIVE做例子?
答:之前不是說了嗎,它是目前公認最好的VR設備。(當然Oculus和PS VR口碑也並不差)
●講真 現在VR沒有一個靠譜
講真,VR元年這一說法,在VR業界內已經是第三年了,剛剛做出些眉目就開始過度消費,這從來都不是一個朝陽產業健康發展的正確選擇。沒學會走路就開始想跑,註定是要摔大跟頭的。
現在VR沒有一個真正靠譜
頭顯過於沉重、顯示效果不佳、定位精度不高、遊戲體驗一般、佩戴稍久便會頭暈目眩、設備配置成本高企等等,這些問題每一個VR設備都多多少少存在,儘管前一段時間筆者在文章中稱HTC VIVE依舊是目前體驗最好的VR設備,但這不過也是矬子當中拔將軍而已,如果真的按照虛擬現實不暈不花沉浸體驗的標準,HTC VIVE也不過是勉強及格。
並不是筆者太過刁鑽刻薄,而是VR夢太美。誠然VR較之前的確有長足的進步,但目前取得的成績依舊無法承載我們寄予VR的厚望,其中還有諸多關鍵性問題亟待突破,這將會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參考人類科技的發展歷程,即便是目前最爲精彩的VR Demo,恐怕也無法全面展現未來VR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