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裁員、“外包”後,特斯拉又成第一大客戶,海外激光雷達龍頭Luminar能否“絕地求生”?|觀車論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5月7日,激光雷達頭部公司Luminar(LAZR.O)發佈最新財報,2024年Q1營收2100萬美元,同比增長了45%。引起大衆熱議的是,Luminar特意提到,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成爲其最大的激光雷達客戶,營收佔比超過10%。

不過作爲堅持純視覺路線的特斯拉,對於激光雷達方案始終持否認態度。其曾公開表示,“我們會定期將自己的技術與其他傳感器進行對比測試,以校準我們的攝像頭、聲納和雷達系統。”

特斯拉大舉購買Luminar的激光雷達產品,是否意味着技術方案的改變還有待觀察。不過,Luminar要想走出經營困境,現階段單靠特斯拉肯定是不夠的。其最新財報顯示,即使有特斯拉的採購支持,但來自非汽車客戶傳感器採購量的下降,導致其營收環比仍有5%的下滑。

量產困境

作爲最早一批登陸資本市場的激光雷達廠商,Luminar曾經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的熱情。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一度成爲美股最值錢的激光雷達公司。

不過,由於法規及技術等因素制約,激光雷達廠商也伴隨自動駕駛行業在2020年以後步入寒冬。

2022年,兩家激光雷達頭部公司Ouster和Velodyne宣佈合併;而同爲頭部公司的Quanergy則直接宣佈破產、業務全面出售。

Luminar上市以來也一直面臨虧損狀態,2023年其歸母淨利潤爲-5.71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僅剩1.41億美元。

近年來,隨着智能電動化在中國進展迅猛,速騰聚創、禾賽科技等激光雷達本土廠商迅速上量,衝擊百萬臺年銷量。但國外車企對於自動駕駛技術上車相對保守,而特斯拉又堅持走純視覺路線,海外激光雷達廠商始終未能順利實現規模化降本。

“Luminar當下困局在於仍無法實現量產,這爲其經營帶來較大壓力。一方面原因是國內的激光雷達廠商發展迅速,不僅產品性能不斷升級,產品價格也不斷下降,贏得了衆多主機廠的青睞。另一方面,目前中國主機廠對激光雷達的認可度遠高於海外廠商,海外主機廠仍相對保守,激光雷達的前裝量產仍需要一定時間。”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董曉雅對記者分析。

裁員外包

今年或將是Luminar的變局之年。

Luminar管理層表示,隨着沃爾沃推出旗艦車型EX90,標誌其在手25個項目開始啓動量產。其預期今年下半年銷售的激光雷達數量,將比過去10年的總銷量還多5倍。

爲了滿足即將到來的量產需求,Luminar也開始了業務戰略轉型。

路透社5月3日曾報道,Luminar將裁員約20%作爲其年度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這一消息在Luminar的股東信中得到了確認。

Luminar管理層坦承,堅持端到端的全工業化流程非常艱苦。目前其最關鍵的目標是實現SOP(注:整車製造術語,意指開始量產),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爲此公司進行了某種程度上的生產外包。

Luminar稱已與TPK(臺灣宸鴻集團)建立獨家合作,進行優化設計、自動化以及供應商管理,同時相應地減少了內部的冗餘崗位,而這些舉措將爲其每年節省約8000萬美元的開支。

但Luminar的戰略轉型或可解一時之困,但對其長遠發展卻未必有利。

“在當下階段,選擇生產外包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其經營困境。然而,對於激光雷達廠商而言,自建工廠纔是長久發展的趨勢。”董曉雅直言。

在董曉雅看來,自建工廠能有效監督激光雷達從產品設計到最終交付的全流程,使公司有效控制各個生產階段,並促進生產工作流程的及時優化和細化。同時,自建工廠還能夠更及時地將新技術集成到激光雷達產品中,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激光雷達行業,從而提高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