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 讀書有用無用?

當年賣豬肉陸步軒

“現在網上有人說我是億萬富翁,沒有的事啊,媒體寫的是公司銷售額18億,不知怎麼傳着傳着就傳成了我身家上十億,我要澄清一下啊。”連日來都在備戰雙11,略顯疲憊的陸步軒還是抽空接受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的採訪。北大賣肉才子、億萬富翁、網紅、豬肉品牌創始人,他身上有太多標籤,繞不開的北大話題,他都一一作了解答。他因“北大畢業竟去賣肉‘而爆得’大名”,曾讓他長久以來極其敏感,但陸步軒對此似乎已經完全釋然,“我現在名正言順幹着賣豬肉的營生,甚至是‘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豬肉品牌年銷售額18億 “陸步軒現象”再引關注

今年“雙11”期間,曾經一度引起巨大爭議的“北大賣肉才子”陸步軒再次回到公衆視野中,甚至有人稱他“北大屠夫”。《北大屠夫20年後還在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的新聞連續兩天上了新聞熱搜,公衆再度討論起這個16年前引起巨大爭議的新聞人物

2003年,國內許多媒體相繼以《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豬肉》爲題報道了陸步軒的狀況。“陸步軒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等衆多問題的深刻反思。甚至很多人議論說:小學畢業和北大畢業都是一樣賣豬肉。

16年過去了,陸步軒還在賣豬肉。但是,他已經和當年的“屠夫”不一樣了,他從一個小小的肉鋪店主“華麗轉身”,成了豬肉品牌“壹號土豬”的聯合創始人,品牌連鎖店開到了全國20多個城市,共有2000多家門店。目前公司有多款產品且都自產自銷,年銷售額達18億。

有趣的是,這時候網絡意見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與當年相比有了巨大的反差。

網友開始驚呼“讀書是最好的投資”,有部分網友認爲,從陸步軒身上能看到的是“讀書有用論”:沒讀過書去賣肉,一輩子就是個賣豬肉的;讀過書的,賣豬肉也能身價過億。

“現在網上有人說我是億萬富翁,沒有的事啊,媒體寫的是公司去年銷售額18億,不知怎麼傳着傳着就傳成了我身家上十億。”陸步軒對此進行了澄清。

陸步軒畢業後很多年沒去參加同學聚會,也不跟昔日的同學們聯繫。他覺得賣豬肉不體面,自己“混得差”。2013年他受邀回北大演講時曾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當時只覺得愧對母校,但接受過高等教育,一言一行一輩子受到影響,賣豬肉我不缺斤少兩,品質不好的豬肉我堅決不進貨,慢慢的口碑攢起來,最高時單店一天可以賣十幾頭豬。這不能不說,是讀書讓我更懂得誠信經營誠信做人。”陸步軒表示,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一定能改變思維,思維一變天地寬,高層次的思維能讓你和其他人有不一樣的格局,也就有了競爭的資本,這可能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途徑。

“如果不讀北大,我可能豬肉也賣得不錯,開幾家分店,衣食無憂過一生,但我現在眼光不侷限於此,我要打造行業領先品牌,做資本運作,既然進了這一行,就要把這一行幹好,這就是北大精神。北大給了我寬容的環境,讓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書,聽各種觀點的講座,創業正需要這些立體的知識結構。”

陸步軒(右)在自己的品牌豬肉門店。 受訪者供圖

他的這些年

1985年 以狀元身份考入北大

1985年,20歲的農村娃陸步軒以西安長安區文科高考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北大中文系。四年過去,陸步軒沒能留在北京,他回到了老家西安。

陸步軒的派遣證開到西安市人事局,參加二次分配。最後他被分到快要破產的長安縣柴油機配件廠,但他一天活都沒幹就離職了。之後將近十年的時間裡,他在計經委待過,搞過裝修、挖過金礦,開過小商店,那時的他生活窘迫、負債累累。女兒的降生,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

1999年 因生活窘迫開始賣豬肉

1999年,走投無路的陸步軒幹起了投入更小、回本更快的豬肉鋪,“我以前一直覺得賣豬肉是很低檔的事,可是一家老小要吃飯,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不幹也得幹了。”起初賣豬肉他不敢告訴老父親,怕父親難過,後來是鄉鄰告訴了他老人家,“他跑過來我店裡,看着我說不出話來,默默地抹眼淚。”

沒有人知道他是北大畢業的,後來他索性就跟別人說自己是文盲,他與別的肉販唯一區別就是他鼻子上那副厚厚的眼鏡,於是他乾脆給自己的豬肉鋪取名“眼鏡肉店”。

2004年 出名後,回到體制工作

2003年,陸步軒在西安街頭賣肉的事被媒體曝出,別人開始稱他“北大屠夫”。從此,他的寧靜生活被打破,他想要隱藏的北大身份引起關注。

陸步軒“出名”後,當地有關部門邀請他回體制內工作,2004年,他選擇到西安市長安區地方誌辦公室工作。然而上班後,他發現工資與開肉店的收入相差甚遠,靠一個人的工資維持一家生計尚有些困難。

2008年5月,陸步軒在廣州認識了同爲北大校友、同是“賣肉佬”的陳生。2009年8月,陳生邀他赴廣州,提出開辦“屠夫學校”(對公司內部招聘人員的培訓)。兩人一拍即合,於是商定由陳生出資,陸步軒爲屠夫學校編寫教材,希望“培養出來的都是通曉整個產業流程的高素質屠夫”。撰寫教材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他操刀賣肉十餘年,實踐經驗可謂豐富;受過幾年高等教育,文字表述不會太差。2011年12月,陸步軒帶着《豬肉營銷學》講義,走進廣州“屠夫學校”兼職當課授講師,並擔任名譽校長。

2016年 辭去工作,堅守豬肉行業

此後幾年,師兄陳生多次邀請他一起去廣州工作,陸步軒思考再三。地方誌工作收入低,工作辛苦,陷在重複枯燥的文字工作裡,缺少提升,自己在學術上也不會有什麼造詣,於是他決定辭職。2016年8月,陸步軒辭去地方誌辦公室工作來到廣州,開始網上賣肉。“人來到世上一遭,總要留下一點有用的東西,或許我在豬肉行業堅守,認真鑽研探索,倒能成爲一個豬肉行業的專家。”

那些繞不開的話題

如今名正言順賣豬肉 “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辭職後的陸步軒加入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副董事長,公司主打豬肉品牌“壹號土豬”。這個品牌是師兄陳生創建,因爲和公司從經營之初就有不解的緣分,陸步軒又成爲聯合創始人。

陸步軒介紹,公司目前有近萬人,主打品牌開到了全國20多個主要城市,加上目前正在大力開拓的社區生鮮店,連鎖店共有2000多家,年銷售額達18億。“和以前不同的是,我現在名正言順幹着賣豬肉的營生,甚至是‘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陸步軒現在常住廣州,大部分時間都忙於品牌的工作,到了節假日或者有特殊事情纔回西安,也去“眼鏡肉店”看看,現在店鋪由弟弟接手經營。

幽默風趣的短視頻網紅: “廟堂無作爲,肉案寫春秋”

今年4月份開始,陸步軒在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發佈了多部作品,鏡頭前的他幽默風趣,他調侃自己就是個“豬肉佬”,教大家如何挑選好的豬肉,時不時要展示一下自己的“陸氏刀法”,還會矇眼吃豬肉猜名稱,花樣百出。鏡頭前,他總是戴着一個紅色的圍裙,上面寫着“廟堂無作爲,肉案寫春秋”。網友讚歎他的才華,他也熱心回覆,“我自愧在辦公室裡作爲不大,在肉案裡也許能發揮餘生價值。”“網紅其實只是外界對我的一個看法,我還是過我的生活,只不過是這陣子突然關注我的人多了起來,我來解答大家的疑問。‘不爲名聲所累,不被世俗所困’,做一個平凡人過平凡的日子是我認爲最好的狀態。”

建議年輕人先擇業後創業 選擇熟悉的領域事業

“我認爲大學教育是一種職業準備,報考學校、專業時,相信許多人是懵懂的,是按分數而不是興趣填報的,很多大學生畢業後也像我一樣,沒有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對於創業失敗、工作不順,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陸步軒從親身經歷給出建議——先擇業後創業,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則,在摸熟了門路,積累了資源以後,選擇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幹事業。

陸步軒說,自己用了快三十年終於可以正視自己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畢業學子的身份。近幾年,他回到北大同學的圈子裡,開始重新審視北大對自己的意義,“專注地把本行業幹好,就是北大精神吧,既然不能改造世界,就紮紮實實去做一件事。”

有趣的是,近日北京大學教授強世功在一段訪談中說:“大家都說北大好,不是這個校園好,而是學生畢業後身上展現出來美好的東西,品德、偉大的情懷、創造力才讓我們覺得這個校園好,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畢業後大學活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一路走來,陸步軒畢業後 ,北大一直活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