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湯咖哩 湯鮮飯香料澎湃

▲這道〈北國大滿足〉是〈北海道湯咖哩〉的旗艦商品,除了蔬菜外還有厚切培根、雞腿、東坡肉和德式香腸,絕對可以滿足大胃王。圖/姚舜

▲〈東坡肉湯咖哩〉中的東坡肉,因長時間滷煮後肉質軟嫩腴爛,非常開胃下飯。圖/姚舜

▲〈北海道湯咖哩〉的創辦人村上真吾(右)和店長酒井貴歸,年紀都很輕,卻對經營很有經驗。圖/姚舜

▲〈培根起司醬湯咖哩〉中除了有一大塊厚切的培根,還撒了一層起司粉,故味道更香濃。圖/姚舜

▲〈雞腿湯咖哩〉內的雞腿是調味後蒸熟再放入湯咖哩中,大大的一支吃來很過癮。圖/姚舜

▲〈咖哩拉麪〉是爲了迎合臺灣市場而推出,叉燒肉、溏心蛋和竹筍等配料都是臺灣食客熟悉的「拉麪基本配備」。圖/姚舜

▲湯咖哩不是咖哩醬,故將飯先放到湯匙中再舀湯,然後再連飯帶湯入口,是湯咖哩的標準吃法。圖/姚舜

「一口白飯,一口湯」,臺北車站2樓美食廣場中,新店〈北海道湯咖哩〉的日本創辦人村上真吾說明〈湯咖哩〉的標準吃法。年紀輕輕卻在北海道札幌和旭川都有連鎖門市的村上真吾表示,除了先吃飯再喝湯或先喝湯再吃飯,在北海道當地人也喜歡先用湯匙舀飯再舀些湯,然後飯與湯一起入口。

村上真吾說來說去,就是沒講將湯咖哩淋到白飯上再吃,因爲這是〈咖哩飯〉的吃法。村上真吾強調咖哩飯用的是「咖哩醬」,不是「湯咖哩」,所以吃法當然不一樣。

湯咖哩其實並不是日本傳統經典菜餚,卻可以稱爲北海道的「風土名物」之一。而湯咖哩的誕生有幾個版本,有一說是札幌農業院的一位教授爲了增加學生的營養與熱量而發明。另一個說法是來自札幌的一些訴求醫食同源的咖哩專賣店,並在1993年正式出現了「湯咖哩」這名詞。

不管到底那個說法正確,至少可以確認的是,北海道的札幌是湯咖哩的誕生地,而這種食物最早則是「爲了健康」而問世。

湯咖哩顧名思義,就是用不同的高湯與咖哩勾兌出的一種「液態咖哩」,而湯咖哩與咖哩醬最大的不同是,多數會加入麪粉炒制的咖哩醬既濃又稠,經湯稀釋的湯咖哩的質地輕盈,有咖哩的味道,卻又不會濃膩產生負擔。

另外,咖哩醬通常是盛在體積較小金屬料壺中,裡面除了熬煮成泥糊狀的咖哩,看不到其他食材。而湯咖哩則是用一寬口深底的陶瓷大湯碗裝盛,除了湯,還有一堆蔬菜與肉類食材,所以基本上它就是一種「湯菜」。

日本飲食中,壽司、天婦羅或拉麪、烏龍麪等都有很長的發展歷史,進化至今都各有派別系統。而湯咖哩問世的時間不長,且配製咖哩的香料更是繁浩複雜,故於今湯咖哩風味堪稱諸子百家、各有專擅,孰優孰劣就全憑食客主觀認定,其實沒有個「道地」的標準。

〈北海道湯咖哩〉的湯頭是用雞骨、雞肉與洋蔥、西芹、胡蘿蔔、高麗菜等大量蔬菜熬製而成,相較於用牛骨與豬骨熬的湯更輕盈甘甜,且負擔更少。而無論是雞腿、培根或東坡肉,都搭配有大塊的茄子、青椒、南瓜、綠花椰與胡蘿蔔,除了視覺上看來很繽紛、澎湃,「5色蔬菜」也顧及了健康養生的食潮。

除了原味湯頭,〈北海道湯咖哩〉菜單上還有一種加了牛奶的湯頭讓食客選擇,村上真吾表示,牛奶湯是爲口味重的食客而設計,除加了牛奶熬湯,湯裡的咖哩與香料也會加得多一點,所以味道會濃一些,湯質也會稠一點。

在白飯上鋪一層起司,再用噴槍炙燒,使起司香味融化滲透到飯裡,是〈北海道湯咖哩〉除白飯外,另外爲客人準備的〈起司飯〉。這飯表層有微微的酥焦,飯中則帶着幽幽起司香,與一點點湯咖哩搭配入口,有一種宛如吃燉飯的fu。

■新餐廳搶鮮報

看好臺灣新世代客層對日本飲食接受度高,繼引進日本旭川人氣拉麪品牌〈梅光軒〉之後,年輕創業家倉田友朗再從北海道將湯咖哩專賣店品牌〈Chaos Heaven〉引進臺灣,並掛上〈北海道湯咖哩〉中文品牌,在農曆年前於臺北火車站2樓開出首家門市,俟通過市場考驗後並將拓點展店發展連鎖。

INDEX

●北海道湯咖哩

地址:臺北車站2樓

電話:(02)2388-2115

營業時間:上午10點~晚上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