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冬奧遺產報告”發佈

6月23日,北京冬奧組委專職主席、秘書長韓子榮女士代表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同步發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和報告國際版。北京冬奧是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產的奧運會,將爲廣大民衆、主辦城市和國家帶來長期收益

全面規劃奧運遺產 北京冬奧是第一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佈之後,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產的奧運會。創造豐厚的冬奧遺產,爲廣大民衆、主辦城市和國家帶來長期收益,是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的具體行動。

據北京冬奧組委介紹,該報告共有13個章節,重點呈現2015年8月至2019年底各項重要遺產成果。遺產成果由北京冬奧組委同北京體育大學總結提煉,並編制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中文版和國際版。

韓子榮介紹,北京冬奧組委從籌辦伊始就高度重視遺產工作,充分考慮冬奧遺產傳承利用,制定實施了北京冬奧會遺產戰略計劃,注重從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區域發展7個方面、35個領域規劃、創造和運用冬奧遺產。

北京冬奧報告歷數遺產成果

報告顯示,北京冬奧在具體遺產成果方面,可以概括爲五個方面。一是場館遺產新優勢鳥巢水立方奧運場館遺產實現冬夏兩用,同時聚焦羣衆體育健身需求,使奧運場館長久利用,造福於民。

二是加快完善軟硬件環境,冰雪運動普及發展邁上新臺階。各類羣衆性冰雪活動廣泛開展場地設施逐步完善,冰雪運動競技水平穩步提升。冰雪產業發展也進入快速發展黃金期。

三是發揮冬奧會牽引作用,引領京津冀區域協同新發展,緊抓兩地三賽區籌辦冬奧的機遇建設開通高鐵、高速推動交通設施互通互聯,大幅提升區域交通的運行能力,聚焦治沙、治水、治氣,推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持續改善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提升區域公共服務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四是堅持綠色轉型發展的導向,爲主辦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作爲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滑雪大跳臺場館所在地,首鋼老工業區有機更新,努力實現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延慶區通過推動世園、冬奧、長城三張金名片聯動發展,發展特色文化體育旅遊產業,促進城市綠色發展,打造生態涵養區建設的新樣板張家口市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發展冰雪旅遊等相關產業,使當地羣衆獲得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生活水平獲得顯著提升。

五是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助力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升。普及冰雪文化,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社會的助殘意識,實施北京冬奧會社會文明行動計劃志願服務行動計劃,全社會參與冬奧會籌辦的氛圍日漸濃厚,社會文明進步的良好態勢不斷鞏固。

韓子榮表示,籌辦五年多來,北京冬奧會多方面籌辦成果,正在轉化形成現實遺產,使廣大民衆和主辦城市提前受益。韓子榮介紹,這些奧運遺產是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聯、北京市、河北省等各相關單位及社會各方面,與北京冬奧組委共同努力的結果。

冬奧遺產報告獲小薩馬蘭奇點贊

韓子榮表示,北京冬奧組委會同北京體育大學編制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中文版和國際版。報告以圖、文和專欄的形式總結提煉了北京冬奧會自2015年申辦成功以來籌辦工作所形成的遺產成果。這一報告的出臺,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的祝賀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發表祝賀詞表示,在此祝賀北京冬奧組委發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創造可持續的遺產是國際奧委會改革路線圖、《奧林匹克2020議程》和《奧林匹克2020+5議程》的核心要義。舉辦奧運會爲主辦城市提供了爲城市可持續發展創造長期收益的獨特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份責任。

“今天,《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向我們展現了這項工作的實際成果。過去五年來,有超過2億人蔘與進了冰雪活動。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北京冬奧組委正向着‘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持續邁進。北京冬奧組委正在將鄉村和山區轉型爲四季旅遊目的地。我們瞭解到,崇禮和張家口的很多當地居民現在都參與到了冰雪旅遊產業之中,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北京冬奧組委也在可持續方面採取措施。部分冰上場館使用環保、低排放的二氧化碳製冷系統,在中國和冬奧會歷史上都是首次。

“這些成就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中都有着清晰的介紹。這篇報告的發佈標誌着北京冬奧組委在打造可持續奧運遺產征程中邁出重要一步。”小薩馬蘭奇說。

文/本報記者 褚鵬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