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股比生變?若奔馳股份大增,北汽或重蹈華晨倒閉後塵

隨着國內合資汽車品牌股比的全面放開,以及華晨寶馬已開先河,業界普遍認爲未來國內合資品牌中能步其後塵的合資品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北京奔馳。因爲在過往的好幾年,北汽的自主品牌在市場銷量、營收、利潤等層面表現越來越差,北京奔馳產生的銷量、營收和利潤,成爲北汽集團絕對的支柱。2021年上半年,北汽股份實現營收903億元,同比增長16.08%,其中與北京奔馳相關的營收就佔到了880億元,佔比超過97%。所以現在的北汽集團,對於北京奔馳,確切地說,對梅賽德斯-奔馳的依賴是非常嚴重的。

不過合資品牌股比放開之後,作爲合資品牌絕對強勢方來說,梅賽德斯-奔馳應該也會有自己的打算。因爲在過去這些年,北汽相當於啥都不幹,每年就從北京奔馳的營收和利潤中分走一大半,實話實說,這對於梅賽德斯-奔馳來說,完全是不公平的。因爲就算放棄北汽,像特斯拉那樣在國內建立獨資公司,並且自主建設生產基地、招收管理層和工人的話,以奔馳的品牌號召力和產品影響力,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現在奔馳成爲絕對的強勢方,爲啥還要和北汽保持在合資品牌中基本對半的股權結構。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梅賽德斯-奔馳與北汽集團就前者擬增持北京奔馳股比的談判已基本完成,計劃於今年年內對外公佈。對此消息,梅賽德斯-奔馳和北汽集團方面均表示,“沒有得到這方面的消息”。

實際上,關於北京奔馳股比變化的傳言,由來已久,準確地說,當華晨寶馬中華晨集團和寶馬的股比變成了25%:75%的格局“落地”之後,很多業界人士的目光就轉向了北京奔馳,因爲從整體格局上來看,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是非常相似的,準確地說,是北汽和華晨一樣羸弱,一樣缺乏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發言權。而2020年10月梅賽德斯-奔馳旗下技術集團退出奔馳和北汽合資建立的技術公司“北汽德奔”,轉爲北汽集團100%控股,就被業界解讀爲梅賽德斯-奔馳對這家技術合資公司非常失望,並且退出該公司。而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對於北京奔馳當下的股權結構能夠維持多久,就充滿了好奇,不過因爲種種原因,至今北京奔馳的股比並沒有發生變化。

那麼現在北京奔馳股比能否發生變化,還有待於繼續觀察,梅賽德斯-奔馳和北汽方面的“不知情”的說法也不具有參考性。現在我們倒是可以展望一下,如果梅賽德斯-奔馳方面增持北京奔馳的股份,那麼梅賽德斯-奔馳方面將獲得北京奔馳的控股權,獲得控股權之後,是不是會繼續通過資本運作,將北汽儘可能邊緣化,就很有看頭了。

毫無疑問,之前華晨寶馬股比大變之後,當時的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曾經聲稱,未來25%股比獲得的利益,一定會比現在50%還大!但是後面的情況是,華晨集團以超過1000億元的債務被破產重組,華晨寶馬名存實亡,寶馬成爲華晨寶馬絕對意義上的掌舵者。而且通過寶馬方面的運作,現在的華晨寶馬高速發展,也和華晨集團關係不大,華晨集團徹底淪爲一家爛尾車企,甚至有傳言稱,華晨寶馬或將改名爲“寶馬瀋陽”或者“寶馬遼寧”,去華晨化將成爲主基調。

那麼我們現在假定北京奔馳股比也發生變化,梅賽德斯-奔馳方面一定是那個“拿大頭”的一方,那麼不管北汽方面對外投資的部分,單說北京奔馳這一板塊,北汽方面能夠拿到的利潤一定會大大減少,而北京現代其實本質上也是自身難保,所以還是要看北汽自主板塊的表現,不過我們無比遺憾地看到,北汽自主品牌板塊的表現非常差,北京越野板塊,BJ80、BJ90基本就是山寨產品,銷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BJ40作爲越野車產品,受衆畢竟很少;而北汽新能源板塊,原來的北汽新能源現在已經在國內市場失去了存在感,新品牌極狐的定位模糊,市場銷量也很少,1月份兩款車銷量僅爲827輛,從市場層面來看,未來恐怕也難成大器。如果北汽方面失去北京奔馳對半的股份之後,那就相當於北汽被抽調了“脊樑”,因爲依靠北汽自主板塊的實力,結果恐怕大概率和華晨集團一樣。

總體來說,對於北汽奔馳這個合資品牌來說 ,現在很多業界人士都傾向於認爲其股比出現變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當然在我們看來,這種變化也是應該存在的,畢竟在過去多年,北汽無論在技術還是在市場層面,表現都太差了。而奔馳在國內的市場表現和利潤創造能力,顯然現在的股權比例是沒法體現出來的。當然了倘若北汽在北京奔馳中的股權大減,那麼北汽“躺賺”的日子恐怕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