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行綜合監管無事不擾白名單

北京將全面升級市場監管部門准入服務,開展全國首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登記試點;全面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推行“無事不擾”白名單制度……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發佈《2024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九大方面三十五條舉措的推行將進一步激發北京市經營主體活力,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

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登記

試點推出一系列便利舉措

2024年市場監管領域的“北京服務”將有哪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企業又將獲得哪些發展紅利?《工作方案》中進行了回答。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全面升級市場監管部門准入服務是今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推行的重點。針對這一服務,《工作方案》提出了4條工作舉措。其中,北京市將開展全國首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登記試點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試點已獲市場監管總局批覆,北京試點將推出一系列具體改革舉措,例如:規範註冊資本認繳出資,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國務院配套實施辦法關於完善註冊資本制度的相關要求;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便利經營主體一碼通展、一碼通查;推進外商投資企業登記便利化改革,不斷豐富外籍和港澳臺投資人身份認證數據源,拓寬外資企業登記全程網上辦理範圍,爲首都經營主體發展創造更規範便利條件。這一系列先行先試的便利舉措和創新制度設計,都將爲全國繼續深化改革貢獻北京樣板。

想納入“無事不擾”白名單

先看“風險+信用”評估結果

政府部門在依法履行監管職能維護生產安全的同時,如何大幅減少監管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活動的打擾,實現監管“高效”企業“無感”一直是監管改革探索的方向。《工作方案》中“創新監管機制和監管方式”中共推出6條工作舉措。其中,推行“無事不擾”白名單制度被很多企業所關注。據介紹,納入白名單的經營主體,除被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案件線索、專項檢查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執法部門原則上不主動實施現場檢查。

“無事不擾”白名單如何產生?市市場監管局也進行了解讀,白名單的產生,是以“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爲基礎,結合前期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實踐,北京選取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餐飲、物流、養老機構等26個行業領域,組織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相關監管部門,對經營主體開展“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綜合評估,形成綜合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爲A類(風險低、信用好)的經營主體將納入“無事不擾”白名單試點推薦範圍,再由各區政府結合區域產業結構特點、發展重點和監管實際,最終確定試點白名單。需要強調的是如白名單內經營主體被發現存在違反守信承諾、嚴重違法或失信行爲的,市場監管部門將及時調整“風險+信用”等級並移出白名單加強監管。若試點經營主體被納入監管部門高風險等級,則按照監管部門的分級分類標準執行,在爲企業減負的同時守住安全底線。

探索開展非現場監管

細化“柔性執法”措施

今年,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將統籌深入推進本市非現場監管工作。全面推動各部門探索開展非現場監管,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現代技術手段,收集、分析、評估相關監管數據,實現非現場監管行業領域全覆蓋;細化“柔性執法”措施。完善市場監管部門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結合執法實際及時修訂輕微違法行爲容錯糾錯清單等。

另外,《工作方案》還涉及了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維護安全穩定市場環境、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打造國際一流“北京標準”、促進重點行業領域健康發展、推進京津冀市場監管服務改革協同、提高涉企服務質效等方面的內容,涵蓋准入、監管、執法、服務等各個領域。

據瞭解,近年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已連續四年出臺市場監管部門營商環境改革工作方案,推出改革舉措近百項。接下來,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快推動《工作方案》各項改革任務落實,以企業羣衆需求爲抓手,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切實提升企業羣衆獲得感和滿意度,擦亮“北京服務”金名片。文/本報記者王薇